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法律分析与完善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7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中的支柱力量,完善和发展上市公司的法律制度对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增强公司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监督失灵的现象,原因之一就在于监事会制度的不完善。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我国的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  本文认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应建立在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基础之上。必须针对我国权力监督文化缺失的历史传统,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专制和内部人控制的特点,借鉴先进国家内部监督制度经验,进一步完善监事会制度。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力图为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一般分析。在这部分中,笔者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指出了这些外在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运作的影响,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定位和具体的功能,而后着重对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立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主要涉及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人员的组成、任免和资格限制;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职权;监事的任期、监事会的召开次数和议事规则;监事的义务等五个大的方面。  第二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实践效果和原因分析。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主要运用实证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和现象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实践效果较差,然后从历史与传统、制度与立法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失效的原因。  第三部分是外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分析与启示。这一部分主要对英美、德国、日本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考察了其中的利弊得失,为下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做好了准备。  第四部分是对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在这一部分,笔者针对前文分析出的监事会制度失败的原因,对进一步完善的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提出了建议和具体的构想。主要观点如下:1、重新定位上市公司监事会的服务对象,侧重为外部股东服务;2.、根据上市公司规模的大小、经营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上市公司监事会的规模,同时改善监事会成员的来源结构,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3、完善上市公司监事的任职资格,增加关于监事积极资格的规定,增强监事会成员的监督能力;4、充实上市公司监事会的职权,进一步完善监事会的财务监督权力;5、改革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监督方式,实行监事个人和监事会(集体)行使监督权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完善责任机制,强化监事会成员的法律责任。文章最后,还对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之间的关系和协调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制度分析出发,随后通过实证的方法,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实践效果较差,流于形式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其他文献
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负担结构不合理和体制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滞后。农村
家庭领域和儿童民事权利保护领域一直是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一个传统的工作重点。近年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更是对儿童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在儿童监护、儿童扶养、儿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