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指导下的钟南山演讲模拟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全球抗疫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抗疫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钟南山作为中国的抗疫领军人物,他总结的抗疫经验,对全球的防疫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报告以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为素材进行了模拟口译实践。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就是两轮明示——推理的过程,译员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第一轮明示——推理过程中,也就是在讲话人和译员之间,演讲内容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造成了讲话人和译员之间的知识差距,加大口译难度,在演讲过程中,还出现了逻辑不清晰和语义冗余的现象。针对这两个问题,译员分别采取了补充和省略的翻译方法,以期能减少取得最佳语境效果的处理努力,从而达到最佳关联。第二轮明示——推理过程发生在译员与听众之间,由于译前准备不充分和译员个人能力的相关问题,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语意不连贯和文化负载词翻译不恰当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译员根据听众的认知环境,分别采取了信息重组和意译的翻译方法,使得听众在获取最大语境效果的同时减少所付出的处理努力。本报告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充分的译前准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建立译员与发言人之间的共同认知环境,降低译员处理话语的努力,从而达到最佳关联,而各种翻译方法的灵活使用,则有助于译员就话语中的最佳关联进行译语重建,实现交际双方成功的理解和沟通。
其他文献
陪同口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向外国游客传达景点信息,还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讲述地方故事的责任。本论文基于释意理论,对笔者在宁夏博物馆的陪同口译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译者在口译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包括理解过程中缺乏背景知识,外部干扰,处理长语段、文化负载词和冗余信息遇到阻碍,以及应对再表达环节中不连贯和未准备到术语带来的挑战。希望能对未来的博物馆陪同口译提供参考。本文共有五个部分
学位
乡土牧草种子是保障当地天然草地补播恢复及人工草地建植的重要材料,在干旱半干旱区尤为重要。为了研究播种密度与施肥对宁夏东部干旱区蒙古冰草新品系—盐池沙芦草生长及种子繁育特性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1)行距(20 cm、30 cm、40 cm、50 cm)与播量(10 kg/hm~2、15 kg/hm~2、20 kg/hm~2、25 kg/2m~2)以及(2)氮磷钾配施(N、P、K的3个因素,各4个水平
学位
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然而我国农村学校数量众多,质量不一,农村学校发展存在较强的外界阻力。我国农村小学至上世纪发展为“一村一校”后,又经历“撤点并校”时代,大量农村学校消失。对于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学者来说,看到家乡母校的衰落,难免心中落寞。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家乡一所熟悉小学的衰落过程的探究,分析农村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希望其它农村学校能够从案例学校衰落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为农村衰落小学发展提出
学位
本文是一篇英汉同声传译实践报告,笔者以2021年在宁夏大学-岛根大学国际联合研究所举办的第18届日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英汉同声传译口译实践为语料,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研究了本次口译任务案例,旨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描述、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结语。笔者首先简单介绍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及口译任务的过程,包括术语表制作、相关背景资料查询、现场的口译过程以及译后反馈等。接着,笔者简要介
学位
本报告是基于笔者在2021年7月10在宁夏大学举办的岛根大学·宁夏大学国际联合研究所第18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同声传译实践完成的。对译员而言,在同声传译中进行合理的精力分配至关重要。本报告以吉尔教授提出的精力分配模式和同声传译工作性质为基础,从听力理解、语言输出、短时记忆三个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译者在本次同声传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听力理解方面,译员需克服讲者口音,和过快的语速造成的信息缺失等困难;
学位
本文是一篇口译实践报告,以笔者2021年在西鸽酒庄担任陪同口译员的实践经历为基础。在这次口译实践中,笔者作为口译员在导游的带领下陪同来自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医科大学等学校的留学生一同参观了西鸽酒庄。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本文分析了此次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总结此次翻译实践,并为今后葡萄酒产业旅游方面的口译活动提出建议。本报告主要包括四章内容,分别是任务介绍、理论支撑
学位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而作为本次会议八大平行论坛之一的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汇聚各界利益相关方,分享各自前沿的观点、案例和行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贡献力量。由于本次会议在昆明召开,生物多样性也成为2021年度热点话题。本文是一篇汉英模拟口译实践报告,笔者以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开幕式中方代表发言为实践素材,以释意理论作为理
学位
本报告是基于笔者与其同学自行开展的口译模拟实践做出的分析。文章以李长栓教授在《理解与表达:英汉口译案例与点评》一书中提出的“UMEER框架”作为理论支撑,将纪录片《葡萄酒的东方故事》作为实践对象,试着从本次现场口译录音的转录文本出发,分析口译中各个阶段出现的多种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此次口译的项目背景,项目意义与内容。第二章讲述了本次口译项目中各阶段的过程。第三章
学位
《共同的家园》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发行于2021年10月的系列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以生动的事例讲述了中国积极实践《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和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故事,展现了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它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本翻译报告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即译者运用“三维”转换策略,对该纪录片的模拟口译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由五个部分
学位
释意理论强调口译要“得意忘形”,要求译员理解源语的意义。这对汉语中流水句的翻译具有指导的作用和意义。由于汉语具有意合特点、英语具有形合特点,所以在翻译的各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种语言的差异性。本篇模拟汉英交传实践报告以纪录片《变迁》第四集为例,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从释意理论的三角模型分析文本中出现的流水句,并通过相关翻译方法对出现的流水句采取适宜的翻译策略。汉语流水句的口译策略对于流水句口译本身、纪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