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1931-)是当代非裔美国女性作家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以及《宠儿》等,先后通过11部小说作品向世人惟妙惟肖地揭示了美国黑人不同历史阶段的身份困境,唤起人们对美国黑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思考,在美国黑人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上帝救助孩子》是莫里森2015年新作,一经出版,好评如潮。小说中,莫里森持续了她对肤色、种族和爱的思考。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黑人女性布莱德在种族歧视的困境中迷失自我,经过不断追寻,成为一个自信勇敢的黑人女性的过程。本文试图解析女主人公的身份构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身份迷失,身份追寻,身份获得。本文的解析主要从个人、家庭和种族三个层面,并结合历史、文化和社会三个维度进行。论文指出布莱德的身份迷失主要体现在她对自身的否定和厌恶。其根源在于白人种族歧视以及黑人社群内部身份认同异化。其结果是布莱德被家庭排斥,被社会抛弃。她通过主体意识觉醒、自我忏悔、正视创伤、重建家庭关系、理性审视白人黑人关系等方式重寻自我,建构身份。最后布莱德重建了个人身份,家庭身份和种族身份。本论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布莱德的身份追寻之旅,期望能引起读者对黑人女性生存境遇的关注,并得出结论黑人只有直面创伤,建立文化自信,学会自尊自爱,与白人和解,才能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求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