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悬索桥施工全过程抗风稳定性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采用中间只有单一主跨的双塔悬索桥相比,三塔悬索桥可以大大减少主跨跨径,并显著减少主缆的拉力和锚碇规模,因而具有优越的跨越能力和良好的经济性能。同时,由于中间桥塔缺乏有效的纵向约束,结构刚度小,对风的作用非常敏感,特别是在施工期,由于结构尚未形成最终的体系,结构刚度尤其是扭转刚度明显削弱,结构抗风稳定性可能比成桥状态更差。因此,对施工过程大跨度三塔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据主缆在吊索之间的各索段在自重作用下呈分段悬链线的特点,基于悬链线分析理论,采用数值迭代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结合泰州长江大桥,通过程序分析计算得到成桥状态和空缆状态结构的理想状态。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进行三种不同主梁施工顺序的结构施工理想状态的确定分析。   其次,采用基于子空间迭代法的结构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三塔悬索桥的施工过程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不同主梁施工顺序对三塔悬索桥施工过程动力特性变化的影响。   再次,采用结构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分析程序BSNAA,分析了三塔悬索桥施工全过程结构静风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主梁施工顺序对三塔悬索桥施工过程静风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具有良好静风稳定性的主梁施工顺序。   最后,采用桥梁结构三维颤振分析程序BSFA,分析三塔悬索桥施工全过程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主梁施工顺序对三塔悬索桥施工过程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具有良好空气动力稳定性的主梁施工顺序。   研究结果表明:三塔悬索桥主梁采用从桥塔至跨中拼装顺序时,缆索内力及线形在整个施工过程变化比较和缓,且具有较好的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作为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地震总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像医院,银行以及政府机构等建筑里拥有越来越多的大型贵重设备。这些设备,也称为二次结构,非常
摘要:屋盖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同时也是中式建筑的重要标志。并且,在中国古代,建筑屋盖的形式和社会等级密切相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但
网壳结构的设计通常受其稳定性控制。网壳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由于钢材的锈蚀引起网壳结构稳定性抗力衰减,从而导致网壳结构稳定性的可靠度下降,因此对服役期网壳结构稳定性的
在我国的公路桥梁中,中小跨径的混凝土梁桥约占90%以上。这些混凝土桥梁在设计使用期内由于外荷载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长期性能退化的现象,特别由于交通量增长和超载车辆的
基于假定应变法,发展了适合于分析大位移大转角问题的新型协同转动四边形曲壳单元。由于局部坐标系采用了协同转动框架,在计算单元节点变量时可以排除刚体位移的影响,从而显
由于受5.12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都江堰、绵竹等地的建筑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使一些损坏较轻微的建筑物能够继续投入使用,对这些建筑物的安全性鉴定和加固显得尤为重
木结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前我国拥有大量的古木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木结构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代木结构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前景。火灾是对木结构建筑具破坏性的危害之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随着矿山开采所产生的矿山废弃地越来越多,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矿山生态复垦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
金属消能器具有工作性能稳定、耗能能力优良、安装更换方便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结构减震设计。本文综合利用防屈曲耗能支撑轴向屈服的耗能机理和剪切钢板消能器体积
框架-核心筒结构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结构中主要的抗侧力构件,筒体抗震性能的好坏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