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古老的傩文化起源于商周时期,发展至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恩施傩戏是指表演者带着木头所制成的面具扮演神灵,穿上戏服,利用肢体动作和唱词进行表演,恩施土家族傩面具是恩施傩戏的附属道具及必要产物。恩施土家族傩面具融入了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各种文化元素发展成独特的体系和风格。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恩施傩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笔者以恩施土家族傩面具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题研究论文,填补了对于恩施土家族傩面具全面系统研究的稀缺。恩施土家族傩面具涵盖了恩施土家族人民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文化传统习俗,其与当地土家族文化互动交融的价值意义,成为笔者撰写本论文的理论开拓点。笔者试图将恩施土家族傩面具这种文化现象与当地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相联系,探索出土家族民族文化元素与恩施土家族傩面具互动的真相。从具体的艺术形式出发总结出恩施土家族傩面具浓烈的色彩体系、粗犷原始的造型特征和鲜活装饰的艺术特征,阐释恩施土家族傩面具在恩施土家族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狞厉、和谐、神秘、实用的美学特征,剖析出人们在精神需求中透露出的对原始生命的渴望、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的文化价值。由浅表深入到理论全面系统的研究恩施土家族傩面具。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现状与目的、研究创新点与方法、该领域的文献综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恩施土家族傩文化的环境概况和历史源流,客观分析有利于傩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人文环境与强烈的巫傩氛围,阐述傩戏从传入恩施地区之后经历的各个时期的不同状态。第二章以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制作工艺为线索,用实地调研的图片与文字资料作为支撑,充分论述傩面具的制作工艺流程,对傩面具进行分类并分别对每一类进行总结阐释。第三章基于美学理论出发挖掘恩施土家族傩面具色彩、造型、装饰方面的艺术特征,分析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狞厉、和谐、神秘、实用的美学特征。第四章根据传承保护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调动博物馆收藏展示功能的同时建立动态传承模式的恩施土家族傩文化示范村,采用恩施土家族傩面具制作工艺进课堂的模式,提炼其中的特色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开发,形成文化记忆。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归纳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逻辑架构,对恩施土家族傩面具承载的极高的美学文化价值与意义表达敬意,展望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文化的研究发展。
其他文献
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养护是保证中药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调研发现,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养护在仓库技术管理、人员技术、人为重视因素、质量控制水平、监管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质量管理的深层次原因,加强贮藏养护技术的研究,制定科学的贮藏养护方法,提出了提升仓储物流管理水平、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结合现代养护技术手段进行分类储存与养护、推进中药材和饮片有效期评价、制定合理的采购计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优质护理方式对丹毒的干预效果,为丹毒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丹毒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头孢唑林钠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体征改善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肤色、肿胀、功能、疼
ABS塑料是由共聚物基体和被分散在其中的弹性体相所组成的两相系统,这种弹性体常用丁二烯橡胶。正如已经知道的那样,在主链上含有双键的橡胶,其特点是同氧有高度的反应能力。所以,在它们的合成过程中,就必须加入抗氧剂。在用乳液聚合法制备ABS塑料时,抗氧剂一般在干燥前凝聚阶段加入,在加工成型之前,特别是在挤出时,需要进行补充稳定。在国外,广泛地采用2,6——二特丁基——对甲酚或者有机亚磷酸酯作补充
期刊
目的:运用CLLflow积分系统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在内的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6月就诊的363例B-CLPD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成CLL组(185例)和非CLL(non-CLL)组(178例),分别对其进行CD分子染色,经流式细胞仪前向/侧向散射光(FSC/SSC)和CD45设门,对2组标本中各类细胞进行
现对一例罕见妊娠剧吐孕妇呕吐蛔虫病例诊疗过程进行报道,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患者女性,26岁,孕21周,因妊娠期间多次呕吐当地治疗无效就医。经辅助检查后,以妊娠剧吐、低钾血症、低钠血症收治入院,在住院当天,呕吐物中发现一条条索状成虫,长度约12 cm,后经鉴定为蛔虫成虫。该患者粪便常规检验时未检出虫卵,但是呕吐物中的虫体在盐水中浸泡3 d后可观察到成团蛔虫卵。考虑到常规抗寄生虫药物有胎儿致畸的风险,
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三黄散加扑尔敏治疗小儿湿疹4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3例,女17例。新生儿6例,1岁至12岁34例。颜面部及外耳道湿疹28例,四肢湿疹12例。急性湿疹30例,慢性湿疹10例。
期刊
用添加0.1~3(最好0.25~1)重量%氨羰基化合物的方法,来使ABS得到热和光的稳定性。这种化合物的通式为:R[CH2SCSNR1·R"]n,式中n=I或2;R——羟基联苯(最好是对羟基联苯),最好在间位上含有1或2个烷基或环烷基;R’=H·烷基或环烷基;R”——烷,环烷基;也可以
期刊
粤府办[2021]46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强化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金融要素保障,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结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期刊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中心,是地域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随着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与日俱增,我国正迈入博物馆建设的高峰阶段,尤其是地方博物馆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不同于其他的博物馆,地方博物馆更多的是体现当地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能够让参观者了解到民风俗物的前生今世,吸引人们一睹究竟。所以,在地方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中,如何从自身本土优势上下功夫,开拓思路,明确自己的
猪丹毒是一种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以红色或紫红色疹块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超量使用、疫苗接种忽视以及病原微生物快速变异等,猪丹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某些猪场甚至出现巨大经济损失。猪丹毒是典型的“老病新发”性细菌性传染病,血清型1a、1b和2是感染猪的主要病原体。虽然,传统疫苗已成功使用多年,但快速变异的毒株仍需要新的疫苗替代品来控制。本文从丹毒丝菌的基本特征、发病机制以及疫苗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