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省面板数据分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同时金融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均较高,而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都不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却经历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一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却是以牺牲环境、资源和能源为代价,高资本投入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地处西部地区的甘肃省,经济也经历高速增长阶段,但是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不高,在新时期面临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约束瓶颈和能源制约,经济发展亟需转型,即由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集约化的模式转型。现代金融的发展在经济社会中越来越重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也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总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证经验,借鉴合理的度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选择恰当的生产函数形式,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同时为了减少误差,将影响经济效率水平的其他因素和金融因素纳入效率方程。另外,为了研究省域内不同地市之间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效率水平关系,采用混合随机变系数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指标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市间的差异。  通过选择生产函数和模型适用性检验,选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能较好的反应甘肃省的经济实际。运用Frontier4.1软件进行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甘肃省金融发展差异较为明显,金融发展对经济效率水平的作用呈现出阶梯型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市,金融发展也较好,是金融需求型的;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是金融供给型的;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效率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但是这种作用不是很明显。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导致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金融发展与经济情形错配,甘肃省主要是以农业为主,逐步向工业过度,限于地理和资源、技术等原因,农业和工业水平发展水平不高。因而在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不高,以单一的银行为主体,不能全面适应不同差异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发现,在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金融发展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即金融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不高,而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不高又诱使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抑制,如此循环。
其他文献
“自由贸易区”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同为近年来中国提出的国家战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究竟怎么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中国企业应该怎么应对,已经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一直是过去几年中世界经济的主题,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下滑,增长率普遍下降、失业率上升、发达国家财政状况窘迫、以新兴
农业产业化是对农村一家一户传统经营模式的创新,其实质就是对农业的生产、经营实行工业化管理。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而产生的,是中国农业市场化
大城市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引起人们对空气污染的愈加重视。人们在选择居住环境时会更加关注自己居住的城市或小区范围内的空气环境质量。也就是说,空气质量会是城市住宅价格的一个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宏观的角度综述了影响住宅市场供求关系的各经济基本面因素,以及从微观的角度综述了影响住宅效用的特征因素。其次,本文对存量-流量模型和特征价格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分析。最后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来实际验证空气质量对商品住宅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