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五针法”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4表达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me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针刺哮喘模型大鼠“肺俞”、“大椎”、“风门”穴,观察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中干扰素 γ(IFN-γ)以及白介素 4(IL-4)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   方法:本课题采用卵蛋白( OVA)致敏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大鼠。把 36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针刺组)和药物治疗组(药物组),每组各9只。选取“肺俞”(双)、“大椎”、“风门”(双)穴进行针刺治疗,与腹腔注射 0.05%地塞米松磷酸钠溶液进行对照。治疗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观察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   结果:1.卵蛋白可以诱发大鼠哮喘发作,而邵氏“五针法”可以减轻大鼠哮喘的症状,并调节其失衡的Th1/Th2比例归于平衡。   2.对IFN-γ的影响: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 P<0.01);针刺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两组大鼠血清中IFN-γ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1);针刺组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哮喘模型大鼠血清中IFN-γ含量高于药物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3.对IL-4的影响: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 IL-4 含量高于空白组( P<0.01);针刺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两组大鼠血清中 IL-4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1);针刺组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哮喘模型大鼠血清中IL-4含量低于药物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1.卵蛋白反复激发引起的哮喘模型大鼠存在着血清IFN-γ含量水平的降低,血清IL-4含量水平的升高。   2.针刺“肺俞”、“大椎”、“风门”穴能够升高血清IFN-γ的含量水平,降低血清IL-4的含量水平。说明针刺“肺俞”、“大椎”、“风门”穴治疗哮喘,可能是通过升高血清中IFN-γ的含量水平和降低血清中IL-4的含量水平而实现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本文以中医体质理论为基础,对虚寒质哮喘儿童的辨证论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寻求治疗哮喘的有效方药。导师多年临床研究认为体质与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临床表现密切
研究背景:  食管癌为临床常见癌症之一,多项研究表明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食管癌形成和发展,影响了其预后。健脾和胃法及其代表方六君子汤可以抑制肿瘤细胞EC9706、Eca-109的增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观察复方玄连颗粒对湿热内蕴、气血瘀滞型胃溃疡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及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α(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水平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