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流,同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面临严峻挑战,世界不和谐。这些普遍问题的存在危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中国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和谐是我们的普遍诉求,也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一是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其主要考虑,二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和延伸,三是应对全球治理理论的需要。从理论背景上看,和谐世界思想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它的内涵是追求世界的一种均衡、协调发展,以实现世界的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状态即以和平共处、相得益彰、良性互动为目的。探讨如何建设和谐世界,必须首先探明人类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诉求,因为道德是人类的必然生活方式,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着某些超越差异性的共同伦理道德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长期有效的、不可取消的和无条件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性问题,全球性普遍问题的解决需要普遍伦理,已成为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建设和谐世界需要普遍伦理原则。(1)尊重人权原则: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生存权,即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尊重各国人民的发展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尊重各国人民平等、和平和民族自决权利,尊重宗教信仰和文化权利等;(2)平等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建立以主权平等为核心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承认世界上所有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互不干涉内政;(3)公正原则:追求世界经济公正,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价值诉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正义得以可能的现实基础,对世界困境的自觉反思意识的不断增长,为世界经济公正得以可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牵引力,加强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公正立场及其全球性功能的有效发挥,是世界经济公正得以可能的重要通道;(4)宽容原则:尊重多样化,尊重自主选择,实现和谐共存与共赢。本文力图从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哲学、外交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综合视角,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以系统分析、比较研究、历史分析、资料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通过坚持普遍伦理原则的渠道建设和谐世界的途径,希望本文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能发挥一定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