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车运动联合吸气肌肉锻炼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是目前最常见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慢性疾病之一。长久以来,COPD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综合管理已被视为管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途径,而肺康复治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外已通过多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肺康复治疗在COPD管理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2013年美国胸科协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联合发表了肺康复治疗指南更新版指出肺康复治疗是基于对患者的周密评估和个性化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运动锻炼、教育和行为改变,旨在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促进其对增强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同时使患者能长期坚持这种有利健康的习惯。然而国内的肺康复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肺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研究。因此,在国内加强肺康复治疗研究并且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肺康复治疗已逐渐进入个体化治疗阶段,但在某些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其中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是康复处方的制定,包括康复锻炼方式、方案以及强度等。肺康复治疗方式种类较多,选择不同方式锻炼直接影响锻炼效果。目前肺康复治疗主要集中在下肢肌肉锻炼。然而,由于COPD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限制,锻炼强度大小往往会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呼吸困难症状的出现而受到限制。吸气肌肉锻炼能提升肌肉力量和耐力,降低运动过程中的呼吸困难症状,其康复效果已逐渐被广大学者所重视。然而,对于进行下肢康复锻炼时额外增加吸气肌肉锻炼是否可以提高肺康复治疗效果,目前仍不清楚。长久以来,肺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都主要围绕症状、运动表现、生活质量这几方面做评价。COPD可对多系统产生影响。在评价康复效果时需要对患者整体健康状态做出综合评价,由于每种评价手段都存在一定缺陷,在对肺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时需要联合多个指标进行评价。因此,本研究将通过评估COPD患者康复后的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症状与生活质量、抑郁与焦虑症状、营养状态等综合评价康复疗效。[目的]本研究将采用多种评价指标综合比较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下肢肌肉锻炼联合吸气肌肉锻炼与单纯下肢肌肉锻炼的效果,为优化肺康复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本研究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收集符合标准的稳定期COPD患者。记录COPD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静态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抑郁与焦虑症状评分、营养状态、BOD E旨数等。通过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踏车组、联合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肺康复锻炼。踏车组在医院门诊进行为期8周的下肢运动锻炼。联合组在医院门诊进行为期8周的下肢运动锻炼联合吸气肌肉锻炼。肺康复锻炼结束后再次进行整体测试,评价锻炼效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试验前后的总体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协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肺康复前稳定期COPD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共81名患者,其中73人完成整个康复锻炼计划。在73人中,对照组24人,踏车组24名,联合组25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如:静态肺功能、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运动能力、营养状态、焦虑和抑郁症状、呼吸肌肉力量等主要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二、肺康复后各组间静态肺功能比较比较肺康复后各组间静态肺功能指标FVC、FVC%pred、FEV1、FEV1%pred、 FEVi/FVC、MVV等,结果显示肺康复后各组以上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三、肺康复前后运动能力变化患者康复前的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2max%pred)为64.69±18.57,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760,P=0.001)。无氧阈占预计值的百分比(AT%pred)为52.34+14.71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44,P=0.002)。对照组康复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踏车组和联合组6分钟步行距离、最大摄氧量(V02max)、VO2max%pred、最大公斤摄氧量(VO2max/Kg)、无氧闽(AT)、AT%pred等指标在康复后出现显著改善(P<0.05)。肺康复后踏车组和联合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VO2max、VO2max%pred、 V02max/Kg、AT、AT%pred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显著改善(P<0.05)。踏车组和联合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四、肺康复后各组间呼吸肌肉力量比较结果显示经过肺康复锻炼后踏车组和联合组的最大呼气压力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踏车组和联合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最大吸气压力在三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联合组的最大吸气压力最高,对照组最低。五、肺康复后各组间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及抑郁与焦虑症状比较结果显示肺康复后踏车组和联合组除BODE指数外,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以及抑郁与焦虑症状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踏车组和联合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六、肺康复前后营养状态改变患者在康复前通过生物电阻抗技术获得的BMI为21.62±3.18,显著大于正常值(t=8.393,P=0.001)。FFMI为16.40±2.34,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8,P=0.152)。其中BMI低于正常值的患者有10人(13.70%,10/73),FFMI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为16人(21.92%,16/73)。肺康复后三组间BMI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肺康复后踏车组和联合组的FFMI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踏车组和联合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七、呼吸肌肉功能低下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效果评价根据最大吸气压力是否下降,将参与康复锻炼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的静态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抑郁与焦虑评分、营养状态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最大吸气压力是否下降,将参与联合锻炼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的静态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抑郁与焦虑评分、营养状态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八、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的效果评价根据去脂体重指数是否正常,将参与康复锻炼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进行肺康复治疗后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能力、呼吸肌肉功能、营养状态、呼吸困难症状和生活质量以及抑郁与焦虑症状等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踏车锻炼联合呼吸肌肉锻炼与单纯下肢锻炼比较,可增加吸气肌肉力量,但联合锻炼改善其余指标的优势不明显。呼吸肌肉力量下降患者进行联合锻炼对提升康复效果的作用不明显。肺康复锻炼一定程度上改善了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但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康复锻炼疗效的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不同建筑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来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业界对于建筑深基坑支护的讨论也在逐渐增多。本文将对建筑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进
为实现从湿法炼锌置换渣硫酸浸出液中提取锗、镓,研制出了螯合型工业萃取剂 H106(叔十三碳烷基异羟肟酸),采用 H106-脂肪酸-煤油作有机相,对萃取、分离锗、镓的诸影响因素作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系中,房地产行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行业由于其资本密集、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很容易在财务管理环节上出现问题,房
行人速度是交通枢纽疏散分析的一个关键参数,而速度的大小与交通枢纽内标识系统的指示效率密切相关。定义了行人交通导向标志指示效率。通过在某综合交通枢纽内进行标志指示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治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给予单
<正>2008年是作家三毛诞辰65周年的日子,距离她1991年自缢身亡已经过了17年,关于三毛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因为人们并没有在现场发现她留下任何遗书。但最近三毛好友眭澔平
期刊
<正>由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讨会"于2016年10月28日-30日在山东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本届会议以"跨学科
<正>前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说过: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教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能性.很多数学问题本身看似平淡无奇,但若能挖掘其内涵,适当变化,常常会有意
目的探讨康复性踏车合并功能性电刺激相比较单纯康复性踏车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无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根据患者病历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功能
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施工技术,在工民建的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