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城市化及其对城市水文影响的背景出发,针对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现状,根据城市雨洪模型理论原理和模拟技术方法,以城市某一区块为研究对象,运用PCSWMM软件对研究区的设计雨洪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
(1)基于研究区模型构建的实践,提出了包括基础数据处理、子汇水区域划分、模型参数设定、灵敏度分析、模型预校准和模拟情景设计分析的城市雨洪模型构建方法,可为其他城市区域雨洪过程模拟分析、雨洪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预报提供参考。
(2)根据研究区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运用芝加哥过程线公式(CHM)合成了4种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雨情景。结果表明,当重现期T=1a,2a时,降雨量相当于大雨标准;当重现期T=5a,10a时,降雨量相当于暴雨标准。
(3)验证了在缺少实测数据的情况下,以综合径流系数为目标函数对模型参数率定和预校准方法的可行性。对模型预校准参数进行稳健性的验证表明,经多次调整迭代后的校准参数在常见重现期内有较好的适应性,可用于设计雨洪的过程模拟。
(4)利用PCSWMM软件对研究区不同降雨情景下,排水管网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现行研究区所采用的排水设计标准(0.5~3a)在遭遇强降雨(24h降雨量超过50mm)情况下易出现积水内涝现象:在重现期T=1a,2a时,研究区不会出现较大面积的积水现象,但在T=5a,10a时,不少节点会出现积水或溢流,多数管段负荷偏高,满流时间相对较长,会对公共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5)根据设计降雨情景下排水管网性能“瓶颈”的识别结果,提出了今后对研究区排水管网优化改造的措施:即适当增大瓶颈处排水管管径的同时,考虑通过增加透水砖的铺设、提高绿化比例等工程措施,以减少区块内的硬化面积比例,从而降低该区域的雨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