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柚木是世界上著名的珍贵用材树种之一,闽南早期引种柚木取得成功,但近几年山地大面积引种柚木尚属首次,由于受到冻害,干旱等制约因素,总体效果不如人意。经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表明,闽南山地营造柚术用材林,存在干旱胁迫、冻害、土壤酸度偏高等障碍因素,必须采取高度集约经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造林成效,甚至会遭受失败。调查与试验结果归纳如下: 一、调查结果 1、闽南早期引种柚木生长良好。在厦门市陈嘉庚故居内引种最早,生长也最好,58a生柚木胸径51.2cm,树高18m;生长最高的为同安祥溪林场院内40a生树高达到22m;但柚木在台风较大的地区生长不良,如在厦门市华侨植物引种园内由于遭受台风袭击,44年生最高为13m。 2、20世纪末,企业家陈力先生在闽南山地大面积种植柚木基本失败。在同安汀溪林场、祥溪林场引种柚木,1999年底遭遇异常低温冻害,未能及时采取平茬更新,导致大面积柚木荒废,保存率不到20%,而且保留下来的柚木生长极差。 闽南近期四旁引种柚木长势良好。 3、金公山柚木基地于2001年造林,3a生柚木平均胸径3.16cm,树高为3.5m。但是各小班柚木生长参差不齐,胸径树高变动系数分别是0.945、0.724。 长泰亭下林场柚木基地造林4a,柚木平均胸径为5.5cm,平均树高为4.74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4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2m。柚木开花结实植株占10%以上。 4.厦门加州林业公司2001年在长泰金公山营造的40多公顷柚木人工林,2004年冬,异常低温使柚木普遍遭受冻害。低温冻害是闽南山地发展柚木的重要制约因素。 5.综上所述,闽南引种柚木已有50多年的历史,早期在四旁引种的柚木,虽保存下来廖廖无儿,但可以证明闽南四旁适宜引种柚木。近八年来,厦门企业家联营先后在南靖、龙海、长泰、同安等地的山地营造柚木用材林120多公顷,柚木由于连续遭受1998年和2004年的异常低温冻害,且未及时采取冻后平茬更新,多数生长较差,已荒弃20多公顷。闽南山地营建柚木人工林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冻害、干旱胁迫,强酸性土壤。必须慎选造林地,采取高强度集约经营,才有希望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