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山地引种柚木栽培特性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nchh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柚木是世界上著名的珍贵用材树种之一,闽南早期引种柚木取得成功,但近几年山地大面积引种柚木尚属首次,由于受到冻害,干旱等制约因素,总体效果不如人意。经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表明,闽南山地营造柚术用材林,存在干旱胁迫、冻害、土壤酸度偏高等障碍因素,必须采取高度集约经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造林成效,甚至会遭受失败。调查与试验结果归纳如下: 一、调查结果 1、闽南早期引种柚木生长良好。在厦门市陈嘉庚故居内引种最早,生长也最好,58a生柚木胸径51.2cm,树高18m;生长最高的为同安祥溪林场院内40a生树高达到22m;但柚木在台风较大的地区生长不良,如在厦门市华侨植物引种园内由于遭受台风袭击,44年生最高为13m。 2、20世纪末,企业家陈力先生在闽南山地大面积种植柚木基本失败。在同安汀溪林场、祥溪林场引种柚木,1999年底遭遇异常低温冻害,未能及时采取平茬更新,导致大面积柚木荒废,保存率不到20%,而且保留下来的柚木生长极差。 闽南近期四旁引种柚木长势良好。 3、金公山柚木基地于2001年造林,3a生柚木平均胸径3.16cm,树高为3.5m。但是各小班柚木生长参差不齐,胸径树高变动系数分别是0.945、0.724。 长泰亭下林场柚木基地造林4a,柚木平均胸径为5.5cm,平均树高为4.74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4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2m。柚木开花结实植株占10%以上。 4.厦门加州林业公司2001年在长泰金公山营造的40多公顷柚木人工林,2004年冬,异常低温使柚木普遍遭受冻害。低温冻害是闽南山地发展柚木的重要制约因素。 5.综上所述,闽南引种柚木已有50多年的历史,早期在四旁引种的柚木,虽保存下来廖廖无儿,但可以证明闽南四旁适宜引种柚木。近八年来,厦门企业家联营先后在南靖、龙海、长泰、同安等地的山地营造柚木用材林120多公顷,柚木由于连续遭受1998年和2004年的异常低温冻害,且未及时采取冻后平茬更新,多数生长较差,已荒弃20多公顷。闽南山地营建柚木人工林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冻害、干旱胁迫,强酸性土壤。必须慎选造林地,采取高强度集约经营,才有希望取得成功。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植被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野外调查、多元统计和数量分类方法,针对大凌河流域植被特征,河岸带植被特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等问题进行研究,旨
大麦虫Zophobas morio是一种易饲养、无抗药性,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的昆虫,常作为研究昆虫生物学、形态学、分类学、酶学与环境学等方面的实验材料。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产品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零件之间的互换性要求越来越高,机械零件不仅要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还应具备良好的工艺性,进而提升产品的经济性.基
  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是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的出版,以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获取与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相关的社会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而且该方法对城市设计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