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则是一种能够不断丰富人们文化以及素养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们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也逐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一直非常重视英语课程的发展,颁发了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并规定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具备进行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们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以及方法。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因为缺少阅读技巧以及正确的阅读习惯等,阅读能力受到阻碍,因此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的学习方面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根据最新的课标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学生放在首位,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并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由教师一味的灌输学习。正是由此背景下,学案导学教学法应运而生,该教学法遵循的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推崇让学生们独立的发现并解决问题,紧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和学两个关键因素,即“学生如何有效会学”和“教师如何有效施教”,通过学案教学,搭建起教和学的互动平台,构建教和学互通的桥梁和纽带,有效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本研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结合教学实践活动,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探究。选取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长岭乡的一所农村中学初二的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前测与后测成绩以及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在农村初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并能改善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1.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2.大部分学生以及教师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该模式提高了课堂参与度、有助于活跃气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再认识。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为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几项教学启示。首先,学案导学是一种以生为基本的模式,它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主动学习,教师适时点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其次,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和教师都进行反思交流。在课堂中,生成大于预设,所以必须进行反思,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课堂,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