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是人生的总和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萨特的哲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关键词,如自由、选择、存在等,一直以来,学界对萨特哲学的研究热点也基本都集中在这些方面,但在其哲学中同样重要的“行动”却没有得到重视。萨特的哲学是在现象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存在与虚无》中,他通过现象将存在与意识统一起来,并且尤以注意的是,《存在与虚无》前三卷对存在与意识关系的描述,都是在为第四卷描述人的行动做铺垫,而他对行动问题的重视最终是为了道德伦理学做奠基。对萨特而言,自为就是由行动定义的存在,行动就是存在的谋划,行动就是人生的总和。所以可以这样说,萨特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主张行动的哲学家。因此,本文第一章将讨论关于萨特行动哲学的本体论依据问题,萨特的哲学本体论是现象学的,现象是存在与意识统一的基础。“存在”是意识依赖的东西,是自在存在,“意识”是非存在,是虚无。“行动”的主体首先是人,人作为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统一体,通过意识的虚无化的自由活动不断进行谋划,以获得其意义,不断成为理想存在,这个过程,即是人的行动谋划的过程。第二章分析研究萨特行动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即针对行动哲学的一系列元问题,萨特有无对它进行回应?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接下来,将系统地从心灵哲学、分析哲学所关注的行动哲学领域出发,来对萨特的行动哲学理论进行梳理,当我们从行动哲学的层面考察“行动”时,不可避免将会遇到以下问题:一是行动的标准问题,即行动本身应当如何理解,什么是行动?它有何标准或特征?有何种类、范围、构成?二是关于行动的解释问题,即如何解释或说明行动的发生?萨特认为人的行动是由什么引起或决定的?是否处在因果链中受在前的原因的限制或作用?三是关于行动的作用或评价问题,即萨特认为什么样的行动是对的或错的、善的或恶的?现实中,什么样的行动人应该为之负责?这也是本文第三、四、五章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说,“行动”是萨特一系列哲学思想的现实落脚点。文章的最后总结了萨特给我们留下了一种积极的行动哲学,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代意义。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级技能型人才紧缺、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努力实现转型发展,推动自身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培养出更加符合社
文化产业发展恰逢其时,十九大对文化产业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新目标,表明我国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理论自产生之初就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应简单地拒斥西方人力资本理
分析了紫貂、羔羊、貉子、草兔和银狐5种动物皮革的红外光谱图;并对二阶导数谱图进行对比,归纳其主要的特征吸收谱带。结果表明:同种动物背部皮与腹部皮的红外光谱图基本一致
一次性在沙地施加沙质土壤改良剂,研究了其在不同年份对科尔沁沙地风沙土土壤团聚体含量、土壤贮水量以及玉米产量影响的长效机制。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0—40cm土层
和既往的热点案件一样,昆山于海明正当防卫案引发了舆论的极大关注。在对该案结论的宽慰之外,回想起来,这样的社会热点案件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姓热议的焦点,往往是因为朴素的正义情
报纸
以某炼油厂的一条加氢管线振动为例 ,对管线中流体振源引起的振动问题从现场测试和数值计算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了一套用于减轻石化管线振动的分析方法。
<正>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英汉对比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8年11月8—11日在广东外语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飞跃式发展,吸引了各国注意。又因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紧密联系的需求日益明显。每年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给世
一在当代装置艺术中,社会学性质的范式是最为重要的范式之一。社会学性质的装置范式主要以直接介入生活、反思人类生存境遇的方式而存在,一般通过拼贴、挪用等艺术策略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