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中寻完美:袁可嘉英诗汉译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可嘉坚信:“译诗不是一种不可能的传达方式,而是一种不完善的传达方式”,“翻译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一样,所追求的就是要超越那不完美的境界”。他的英诗汉译即可称之为在“局限中寻求完美”。他坚持既“变通”又“忠实”的翻译原则,秉承“译诗无定则,一切看对象”的翻译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诗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确保了汉语读者能获得与源语读者一样的审美体验。   “主张艺术本位”、“倡导风格译”和“推崇整体观念”,这些译诗观贯穿于袁可嘉译诗活动的始终。他肯定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认为“译诗是一种艺术,不是一种技术”,但同时反对离开原作任意发挥。在动笔翻译之前,他首先要对诗作获得一个“整体”概念,然后再以这个“整体”概念为指导,去仔细琢磨每个细节,尤其是关键性细节。同时,袁可嘉将风格的传达看作是诗歌翻译第一要务。他的每一部译作都坚持做到“风格译”,力求充分利用汉语的表达资源和手段,尽可能忠实准确地再现原作的风格,从而达到“如影随形、惟妙惟肖”的境界。他精炼的现代汉语再现原诗的意境、风格与美感,读他的译作,我们会有灵魂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之感。   作为一位目的明确的翻译家,袁可嘉的译源选择与翻译策略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译者主体性。从翻译领域的“文化转向”视角,通过不同时期的历时考察,可发现除了译者本人诗学理想等内因之外,意识形态、主流诗学等外部因素也对其译源选择产生影响。在文本内部,通过考察原诗与译诗的关系,袁可嘉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也清晰可见。   袁可嘉作为一位卓越的诗人翻译家,在中西方诗歌交汇的文学环境中,他以翻译作为展示自己诗艺的舞台,做到“诗人译诗,以诗译诗”。他精美、传神的译作,在给中国诗坛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直接锻造了现代汉语,推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
其他文献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出发点,围绕教学主题探讨引入生活实例教学的有效性,概述生活实例数学教学的过程,反思生活实例教学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对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Ta
期刊
早春时节,在地处湖北省西部山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数以百计的专业育苗团队展开水上漂浮育苗作业。专业育苗不仅能规范种植品种和移栽时间,同时还可为农民培育出粗細均匀、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的种苗,从而提高山区农民种植效益。
为了减轻某矿用防爆胶轮车的整体质量,根据其行驶工况和承载情况,分别建立了前后车架的CAD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车架进行了应力分析,以评价车架结构的强度。在有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选用、学生个人的差异性、师资力量等因素导致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信息资源内容不足.所
目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十分活跃。Visual FoxPro(简称VFP) rn  最常用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具有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开发的功能,利用VF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多,所以学好计算机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掌握计算机技能与知识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高中计算机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
《瞭望》新闻周刊今年第22期《肉价涨落“怪圈”透视》和第29期《肉价走势屡被“误判”》两篇报道,材料翔实,分析透彻,观点鲜明,立论准确,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认真阅读和严
计算机课程作为大学生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同时,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深入发展提升了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当代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之一,更是一位杰出而大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86年,詹姆逊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为已故同事和友人罗伯特.艾略特举行的第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并且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工具.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计算机课程也成为了学校教学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