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肉和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 PM /DM)是一类原因不明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起病多为亚急性或慢性。临床表现以肌力减弱和肌酶升高为主要特征。肌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变性、坏死与再生及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因可能与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所激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此免疫反应可以是以细胞免疫为主或体液免疫为主,或两种同时存在。但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本课题采用6种荧光抗体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IM+)患者肌肉和皮肤组织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表达与分布特点,旨在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骨骼肌和皮肤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51例骨骼肌标本和17例皮肤标本,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染色。观察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重叠综合征患者肌肉组织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C4c和C1q的表达和分布特点,同时设立对照组进行染色与观察;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组检测了30例,其中多发性肌炎16例,皮肌炎9例,重叠综合征5例,对照组检测了21例,其中肌营养不良7例,运动神经元病2例,脂质沉积症2例,甲亢性肌病1例,酒精中毒性肌病4例,脊髓性肌萎缩症2例,先天性肌病2例,无神经肌肉疾病的正常肌肉<WP=4>1例。此外,用同样的方法检测了17例皮肤活检组织(多发性肌炎11例,皮肌炎4例,重叠综合征2例),观察了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C4c和C1q的表达与分布特点。结果:多发性肌炎组肌肉组织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C4c、C1q的阳性表达率为75%、62.5%、56.3%、31.3%、25%、25%,皮肌炎组肌肉组织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C4c、C1q的阳性表达率为77.8%、77.8%、66.7%、66.7%、33.3%、44.4%,重叠综合征组肌肉组织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C4c、C1q的阳性表达率为60%、100%、80%、40%、20%、40%,其中多发性肌炎组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组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C4c、C1q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综合征组中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1q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于小血管壁上的免疫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多发性肌炎组为50%,皮肌炎组为66.7%,重叠综合征组为40%,分布于肌膜上的免疫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多发性肌炎组为50%,皮肌炎组为55.6%,重叠综合征组为60%,分布于肌纤维中的免疫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多发性肌炎组为12.5%,皮肌炎组为11.1%,重叠综合征组为20%,各组均未见阳性的炎细胞,其中多发性肌炎组肌肉组织中血管壁与肌膜上免疫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组肌肉组织中血管壁上免疫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17<WP=5>例皮肤活检组织经观察发现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C4c、C1q主要分布于表皮与真皮接合处,且主要为IgG和IgM,此外,在皮肤血管周围还主要有IgM表达。结论:1.体液免疫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发病机理中占重要位置,免疫复合物在肌肉和皮肤组织中的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可能是造成肌肉和皮肤组织损伤的原因之一。2.直接免疫荧光法具有简捷、快速、敏感性高等特点,利用此项技术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对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研究结果,将之应用于与肌营养不良、脂质累积性肌病、脊髓性肌萎缩等肌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病理价值,尤其是当它们的大体病理及普通光镜表现不典型时,显得尤为重要。3.部分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上没有皮肤损伤表现,但皮肤活检证实有病理改变及免疫复合物沉积,提示临床上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行肌肉活检时,最好同时进行皮肤活检。
其他文献
摘 要:《望驿台》一诗是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绝句中的第十一首,旨在叙述久未归家的元稹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元白二人“诗章赠答”,“爱等弟兄”,这首绝句则是很好的见证。本文拟从叙述视角和建筑视角两个方面分析元稹对妻子的真挚感情,以及和诗的高超艺术。  关键词:《望驿台》;叙述视角;建筑  作者简介:罗婷,女,汉族,重庆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
摘 要:作为佛教中唯一一部以“经”命名的中国僧人的著作,在以“自性弥陀”为其核心思想的《坛经》中,“自性”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认为,《坛经》中的“自性”,同时具备了出世性与入世性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特征。  关键词:坛经;自性;出世;入世  作者简介:程杰(1993-),女,汉族,湖北随州人,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风、古风歌曲创作在歌坛上成为一大流行,备受人们喜爱。唐宋词创制之初即为一种说唱文学样式,其中大部分可视为我国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作为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颇具有承继创新的意味,但因年代久远它们又在语言表达、主题内容等方面有差异。本文将从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继承性、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初步探寻两者的关系,于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之路中提供方向。 
杜甫秦州诗能够在文人们心中产生强烈的激荡首先应该具备一个契机,即“必身经忧患,才晓读斯语”(《读杜漫语》),只有与杜甫有着类似的经历才能对杜甫的情怀有更深刻的体悟,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技术革新改变了传媒格局,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不再单一地从报纸上获取信息,不再简单地做一个阅读者和倾听者。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
摘 要:《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最经典的篇目之一,霍小玉是此篇传奇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温柔善良且坚韧刚强的封建女性形象,她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霍小玉的命运悲剧与李益的神经症人格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她本身的双重性格息息相关。  关键词:神经症人格;双重性格;悲惨结局  作者简介:张倍倍(1994-),女,山东滨州人,鲁东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吴则礼是北宋徽宗朝的文人,与当时众多文人墨客都有很多诗歌唱酬和交往,笔者之所以将陈师道单独列出原因有二:一是陈师道在当时的文坛地位较高,影响较为深远,吴则礼很有可能受其影响。二是吴则礼诗歌中提及的人物较多,甚至对于个别人物连作诗几首,但在吴则礼提及的人物中如韩驹、曾布、曾纡、欧阳献等人,他们在诗歌中并无明确提及吴则礼,而陈师道做有《和吴子副知海斋》,此尤为难得。  关键词:吴则礼;陈师道;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