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南芥.ICEl基因是重要冷诱导调节基因。ICEl基因在低温下被激活,刺激CBF/DREB基因表达,CBF/DREB转录因子再结合在COR基因启动子的CRT/DRE(CCGAC)元件上,与其它蛋白(RNA聚合酶Ⅱ等)相互作用,调控下游一系列冷诱导基因(COR)和在植物寒冷适应中起作用的其它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抗寒性。
目前,水稻中己发现一些与拟南芥CBF/DREB同源的OsDREB调控基因及一些冷诱基因(COR),如果将冷诱导基因ICEll在水稻体内强烈表达或诱导表达,就有可能培养出耐寒的水稻品种,我们利用实验室已经克隆的.ICEl基因,构建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和拟南芥冷诱导启动子rd29A调控ICEl基因的两个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l300-35S-ICEl-polyA和pCAMBIAl300-rd29A-ICEl-polyA,建立了垦鉴稻10号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体系,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分别用两种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垦鉴稻10号成熟胚愈伤组织,希望获得耐寒的水稻品种。实验共得到拟转35S-ICEl-polyA的潮霉素抗性植株76株,移栽成活49株,经.PCR检测17株呈阳性,个别植株有矮化现象发生:得到拟转rd29A-ICEl-polyA的潮霉素抗性植株33株,移栽成活20株,经PCR检测4株呈阳性,植株没有矮化现象发生。部分PCR阳性的转35S-ICEl-polyA植株T<,0>代经Southern杂交检测呈阳性。对Southern杂交呈阳性的T<,0>代植株自交的种子(T<,1>代)进行潮霉素抗性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与未转基因水稻相比,T<,1>代表现出对潮霉素较高的抗性,经卡方(X<2>)适合性检验表明,5个T<,0>代株系自交形成的种子表现出3:1分离方式,占71%,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上是单拷贝插入的;有2个T<,0>代株系自交形成的种子没有表现出3:1分离方式,可能是外源基因以多拷贝、多位点的方式插入水稻染色体上。抗寒能力检测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T<,0>-11和T<,0>-39株系的Hyg抗性后代植株死亡率明显低于未转基因对照。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T<,0>-11和T<,0>-39株系的Hyg抗性后代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增幅明显高于未转基因对照。上述结果表明,转ICEl水稻提高了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