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树声小说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tj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树声(1509-1605)是明代中晚期颇具代表性的士人,他曾身居高位,却又执意归隐,并将满腹才情牢骚寄予笔端,遂成等身著述。《明史·艺文志》收录了其创作的三部小说,是明中晚期颇有代表性的笔记小说。本文从其杂文集等基本文献出发,结合相关史料,对其生平履历作出勾勒,在此基础上将其小说创作放回到晚明文学发展的现实中考察,分析其小说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容,进而对陆氏在晚明小说中的地位与意义作整体上的认识。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介绍学界关于陆树声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即论文第一章,论述陆树声的生平及著述。主要是梳理其生平履历,分析一系列重大的人生抉择对于陆树声的人生价值实现以及小说创作的背景,并简述陆树声的著述情况;第三部分为论文第二章,分析陆树声小说的思想内容。源于相似的创作背景、创作态度等情况分析,将其小说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易学思想,历史观,处世哲学;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第三章,讨论陆树声《清暑笔谈》、《长水日抄》、《耄余杂识》三部小说的行文特色及对当时后世的影响,通过对其与同时代小说比较分析,突出其历史地位,以期对陆树声的小说有更全面的认识;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本文的相关论述,补充说明陆树声的人生轨迹和小说作品所反映的明中晚期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时代风尚。第六部分为附录部分,收录陆树声资料辑录与陆树声年谱简编,充实对陆树声其人其小说的认识。陆树声的人生充满戏剧性,在进与退的往复中自有他内心的坚守,很好地诠释了明朝中晚期的文人士大夫的人生态度和生活风尚。本文试图对陆树声的人生轨迹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小说内容,希望能加深对明代中晚期士人生活状态的认识以及丰富文人笔记小说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贵州日报》副刊《新垒》创刊于1945年3月6日止于1948年5月31日,历时三年零两个月,共出版203期。《新垒》的出现,不仅是抗战岁月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精神的内在诉求。《新垒
对现代电力系统连锁性大停电事故的机理进行了阐述。根据不同的建模出发点将连锁大停电的研究分成2大类:一类是基于潮流计算和稳定分析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
《文选颜鲍谢诗评》是方回关于古体诗学的重要著作,与隋唐相比宋代《文选》学相对衰微,方回评选《文选》诗不仅是对《选》诗的发扬,也是出于纠正诗坛时弊的需要。宋末诗坛诗
《公共图书馆法》第43条提出对于读者个人信息应予“妥善保护”,从而对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提出更高要求。美国国会图书馆与英国国家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
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逐渐完善,涉及领域不断扩大。但是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故此为保障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融入绿
随着国内各个大型零售超市的迅速崛起和国外零售超市企业的介入,中国国内零售行业的竞争已经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零售超市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重视客户关系
在查阅大量有关缓/控释化肥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缓/控释肥料的发展状况,对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正> 研究目的与方法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某种原因产生的学习需要而引起的对一定事物的向往。学习兴趣则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复杂的个性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本次研究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106名贫血患者,地中海贫血患者为A组,缺铁性
文章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以相关英语谚语的汉译实例辨析为参照,从谚语与文化的关系切入,探讨了谚语的起源、形式和表达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可译性限度及规律,揭示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