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少先队教育正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形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最主要的特征是少先队活动教育。它也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蒙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少年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其中,少先队活动又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十九大、中国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以及习总书记对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殷切寄语,都使得中国少年先锋队逐渐得到重视,作为组织的主要活动形式——少先队活动课,也日益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而活动开展得有效,关键是活动方案的制定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聚焦这一领域,纵观已有文献,笔者发现学者大多集中于探索少先队活动课的建设和实施,对活动方案文本设计的关注还较少,缺乏宏观的制定标准和要求。故本研究从偶然参与的一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辅导员技能大赛中汲取灵感,将小学少先队活动方案的设计及优化策略作为研究重点。按照“文献查阅——收集与分析文本内容——确定问题——追根溯源——如何解决”的计划,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期间主要侧重对活动方案中的各部分做细致分析,掌握设计者在每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以便在对策方面尽可能地将多种情况考虑进来,帮助设计者尤其是少先队辅导员设计出一份科学、合理、高质量的活动方案。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已有的文献,结合国内学者对少先队活动方案设计的研究,以及国外童子军活动方案的设计特点,概括当前对小学少先队活动方案设计分析的进展情况。第二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已经公开发表的45份少先队活动案例的文本内容做进一步了解,着重从方案的各要素出发对活动方案在文本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找出问题,主要侧重后者。经概括,笔者发现问题集中体现在:活动背景太大,以会议和系列讲话居多;活动目标多依据主观判断,表述过于笼统和片面;活动主题和内容选择偏简单、涵盖不全面,表述不精确;活动过程中各环节的方式较为传统,对已有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缺乏备选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活动评价方法单一,侧重于队员知识和技能等某一方面的静态评价,或对活动效果与目标是否切合进行反思、经验的总结性评价,忽视了队员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及活动后的心理变化等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估。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近距离了解设计者在少先队活动方案设计中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第四部分,在总结问题和概括原因之后,结合我国少先队活动的特点和少先队活动方案的价值所在,为方案的设计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策略。即首先要遵循规范性、科学性、趣味性、联动性和时代性这五大原则;其次对于文本的每一部分应分别做到背景和主题贴近队员生活、目的和内容表述全面细致、准备工作要集思广益、实施过程灵活贴切、活动延伸有深度、反思和评价具体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