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耳听觉具有敏感度高、频率分辨能力强、动态范围广的特点。以往的研究一直将耳蜗看作是一个被动的外周听觉感受器,但是,任何一个被动的换能器都远远达不到听觉所具有的特征。耳声发射等实验研究证实,耳蜗对信号的处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线性的过程,而是一种有主动机制参与下的、能够使听觉系统表现出其应有的特征的非线性过程。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提出一种Hopf耳蜗模型,该模型是由一系列停留在分叉点附近的Hopf振子组成。Hopf耳蜗模型可以用来解释许多听觉的非线性现象。但是该模型涉及到对分叉点的调节问题,而在耳蜗内的调节机理并不清楚。 本研究通过引入与速度有关的、并且受外毛细胞电致伸缩调控的自适力(adaptive force),建立了耳蜗基底膜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且用标准四阶龙格库塔法对该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很好的模拟出了听觉系统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如非线性动态压缩效应、结合音的产生(即两音畸变)以及两音抑制效应;最后,作者利用该模型对噪声中信号的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动耳蜗模型可以提取到淹没在噪声中信号;同时经过研究后发现与被动系统相比,主动系统具有更强的抵抗噪声干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