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指某些反应体系中的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者荧光物质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然后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同时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现象。化学发光分析法由于不需要外来光源,避免了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等噪声的影响,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分析迅速、容易实现自动化等突出优点,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生物、药物分析、临床检验、环境污染物检测等领域。但是,专门致力于环境污染物的在线分析仪器的研制和相关分析体系建立方面的论文目前不多。本论文在研究组多年研究化学发光和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自主研制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水体污染物化学发光检测仪,并建立了以无机氧化剂为基础的环境污染物化学发光检测体系。论文共分为五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在介绍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综述了以高锰酸钾、铈(IV)、过氧化氢、高碘酸钾、次卤酸盐等无机化合物为氧化剂的化学发光体系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分类总结了各种化学发光体系的反应机理。   第二章基于胶束协同作用机理提出了测定亚硫酸根的化学发光体系。在酸性条件下,氯酸根与亚硫酸根反应能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然而,当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时,该化学发光得到增强。考察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胶束协同化学发光机理,并用光谱方法确认了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胶束的独特结构有利于罗丹明6G的聚集和能量转移的发生,并导致化学发光的发射波长红移。   第三章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胶束的疏水性与萘普生分子之间的协同效应,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测定药物和尿样当中的奈普生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的测定结果,讨论了本体系的化学发光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服药200mg萘普生药片4.0h后,萘普生的排出量达到最大值,在8.0h内男性志愿者萘普生的排出率为萘普生总量的5.46%。   第四章基于腐植酸与Ce(IV)的氧化还原反应,提出了酸性条件下灵敏、简便的测定水体中的腐植酸方法。与前人提出的腐植酸方法不同,本方法具有无需增敏剂,又不产生沉淀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与其它的光学分析方法相比,本分析体系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峰高值与腐植酸在0.03~10μg mL-1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达0.01μg mL-1(S/N=3)。对0.5μg mL-1的腐植酸溶液连续重复测定11次的标准偏差为2.3%。依据紫外、荧光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的数据,提出了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并推断指出激发态的半醌自由基是本反应的发光中间体。   第五章在详细调研了国内外化学发光仪的生产厂家、性能、优缺点的基础上,以研究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项国家专利为依托,成功自主研发了全自动、在线水体污染物化学发光检测仪,详细解剖了其构造和组成,给出了其成功应用实例。
其他文献
多氯联苯(PCBs)、多氯萘(PCNs)、多溴代二苯对二恶英类和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BDD/Fs)和多溴联苯醚(PBDEs)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与多氯代二苯对二恶英类和多氯代二苯并
芳香磺酸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精细化学品,随着这类物质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由此带来的环境风险也越来越明显,该类废水一直是工业废水治理的难题。开发新型系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合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In this work,a 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approach based on SysML is proposed.This approach is used for the cap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functional requir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具有生产工艺流程短、产品质量优良、节省能源、环境污染小、能源利用率高等特点因而备受世界钢铁从业者关注。结晶辊与熔池是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核心,掌握其
以半导体材料为光催化剂,利用太阳能消除污染,是近年来较重要的研究课题,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用价值。其中,TiO2以其稳定的化学性质、低廉的价格和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而被广为接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片式元器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多,而片式元器件中的电极多为贵金属Pd,占据了元器件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为了降低成本,用贱金属Ni、Cu代替贵金属,目前成
林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地起到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作用,也能够间接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林业建设当中,无论是造林技术还是抚育技术,都能够帮助林业快速的发展,有着重要
赖氨酸生产废水具有高有机物、高硫酸盐、高氨氮、高悬浮物的特点。本论文在总结已有赖氨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废水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自然沉淀+石灰
采用先烧结骨架再渗Cu的熔渗工艺制备了一系列WCr/Cu复合材料。基于对WCr/Cu复合材料的烧结和熔渗过程的分析,研究了Cr-W配比、压坯紧实率、骨架烧结工艺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熔渗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