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选址适宜性评价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聚落是人们生活的稳定空间,是由人们经过选择占据特定的区域、以特有的生活方式创建出来的。随着乡村发展新阶段的到来,聚落面临着大改革,其数量、密度、空间分布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乡村聚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乡村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有利于促进乡村的自然环境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以黑水县整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rc 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结合实地调研具体情况,运用空间分析法等构建乡村聚落的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出黑水县乡村聚落选址适宜性结果,提出黑水县乡村聚落选址的布局优化建议。论文的主要成果有:(1)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可知,通过对规模结构分析来看,黑水县的人口密度较小,黑水县的聚落规模均较小,分布特征多数呈现“星点型小聚落”;通过对核密度和平均最近邻分析来看,聚落最邻近比率是0.2919,空间分布属于集聚分布模式,东南聚落相比西北聚落更为集聚;通过对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聚落多数距离乡镇中心较近,沿道路分布,且距离耕地很近。(2)分析乡村聚落选址影响因素可知,通过对自然环境分析得出,黑水县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m-3000m、坡度15°-35°、向阳坡、地质灾害核密度<0.22个/km2、植被覆盖较高的区域,同时聚落沿河流分布较为显著;通过对土地利用分析得出,黑水县的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农用地、人均耕地均略高于国家平均水平;通过对经济文化分析得出,研究区内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对周边聚落有带动作用,同时聚落分布与当地的文化习俗有一定的关系。(3)在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和选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指标选取原则,构建黑水县乡村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其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分值介于1.63-4.80之间。对评价结果分析可知,黑水县的聚落选址总体适宜性较高,最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低度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的聚落面积分别占整个黑水县聚落面积的20.61%、38.94%、26.83%、9.96%及3.66%。
其他文献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早期政治机关报,其登载的文章语言通俗洗练、生动严谨,遣词造句极具感染力。它在国民革命时期发挥出唤起民众觉悟、指导革命方向的引领作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发表理论和探讨时事政治的喉舌,更是向国人传播先进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周报所阐述的话语中,觉醒话语频繁出现。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已然醒觉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意识、反对封建军阀的民主意识和武装斗争意识,并且还具备政治性、先进性、大众化和中国
学位
随着国内首部社区矫正法的正式实施,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及生活现状引起了大众的关注。鉴于其服刑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个体的生存发展,还会对社区稳定产生威胁,比如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相对剥夺感作为个体通过比较所产生的负性内心体验,不仅会对个体的主观认知体验(控制感)产生影响,还会对其行为方式产生消极作用。早期相对剥夺感理论亦认为,相对剥夺感是诱发个体攻击行为的重要因
学位
随着心理相关疾病的增多,心理健康的问题已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在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时候,求助于专业的人员和机构的个体只占很小一部分,很大一部分人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并没有去求助,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有学者认为与求助相关的污名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心理求助意愿是如何受到心理求助污名影响的,了解影响的机制以达到促进心理求助意愿及求助行为的最终目的,本
学位
信任是人际互动的核心因素,其重要性不仅限于人际交往,在群际互动中,信任仍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群际信任是指在群体间的交往中某一群体中的成员对另一群体中的成员的一种预估和信念,是本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的信任。研究者们认为第三方是指没有涉及到事件当中的旁观者或者局外人,相应的,第三方干预行为被定义为第三方做出的对违规者的惩罚行为或者对受害者的补偿行为,即第三方惩罚和第三方补偿。以往研究与相关理论显示在个
学位
傅乐焕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史学家,在宋辽金史研究、达呼尔族史研究、满族史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他在孟森、傅斯年、姚从吾等人的指引下将宋辽金史作为自己学术生涯的开端。傅乐焕对宋辽交聘历史和战争进行过深入探讨,还对辽代的捺钵制度进行了缜密的考证,批驳了日本学者的观点,进而勾画出了捺钵制度在辽、金、元、清的发展脉络。此外,他还补证过《辽史》,为研究契丹地理的学者提供了帮助。这些在辽史方面的成就使傅乐焕成为“
学位
2-6岁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时期,对听障儿童而言,听力残疾直接影响了信息的输入,阻断了有声语言获取的途径,进而导致言语障碍。近音词因听感上十分相近,听障儿童在近音词习得方面更为困难,因此针对听障儿童的近音词习得研究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影响听障儿童近音词习得的关键因素,寻找新的语言康复理论。目前国内针对听障儿童的近音词习得专题研究尚少,研究不充分,难以指导近音词教学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位
随着公平正义出现在大众视野,我国社会公平、就业公平、教育公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弱势群体如何回归、适应正常社会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听障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一个主要群体,而听障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自然也得到了较多关注。歧视知觉是影响社会适应的负向因素之一,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心理资源,可以为歧视知觉对社会适应的消极影响起到间接作用。当前,我国对于歧
学位
众所周知,国家致力于发展学前教育是为了提高中国每位儿童的综合素质与性格发展,是一项系民生,系教育、系国情的重要举措。因此提供高效、优质、平价的学前教育是政府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方位,“幼有所育”的提出,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关键任务,同时也是目前国际与国内需共同研究的严肃课题。本文以南昌县为例,对该研究案例所属区域其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进行剖析,建立在当地该研究体系其公共服务实践现状与所存在
学位
<正>家校社合作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这一问题域的简称。然而,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并不必然形成伙伴关系。在我国,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频率、质量相比,社区参与不足的现象的确普遍存在,尤其表现在机构(组织)层面的家校社合作行动中。
期刊
当代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基础条件。想要全面认识今天的中国治理文明,对国家治理与乡村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创新,我们必须要有世界思维和历史思维。其中,立足中华文明的乡村传统治理是关键,特别是明清时期以来在中国治理上形成的独特经验和智慧,对当今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意义深远。本文旨在希望通过对传统“德法互嵌”逻辑下的乡村治理模式创新的挖掘,解释传统“德法互嵌”逻辑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