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是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的发挥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影响。一个好的银行体系能够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技术创新和长期的经济增长率;一个好的银行市场结构更能够对一国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产生一定的作用。然而从现实角度来看,各国(或地区)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政策导向、技术水平的差异而各不相同,因此,比较及研究不同银行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作用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虽然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近年来逐步提高,银行市场集中度也有所下降,但中国银行业仍以寡头垄断为主要的特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处于银行业中绝对优势地位。迄今为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份额、存款份额和贷款份额仍然保持在55%左右。然而,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目前并不能满足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对第三产业的金融支持较弱仍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因此,只有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构建与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银行市场结构,通过把握银行信贷投向,提高信贷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业目前的状况。本文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在介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效应,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本文着重研究的内容;第四章以北京市为例,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解释并比较了前两章实证研究的结果,并对构建合意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为文章的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