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竞争与效率——基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经验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中,银行对于金融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这一银行主导型国家,银行业的发展水平更是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信用中介、吸存放贷和资金配置等活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所以,商业银行发展的好坏、经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银行业经过了30年的改革历程,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入WTO后的我国银行业市场更是要参与到国际银行业的竞争当中,那么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竞争程度以及效率与两者关系等问题都值得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利用结构法和基于PR模型的非结构法分别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业虽然整体上处于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但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却带有显著的完全竞争特征,而且我国银行业中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相比明显较低。其次,利用DEA法对我国银行业分别从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两个方面进行测度,并且将成本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利润效率分为标准利润效率和替代利润效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找出导致我国银行效率低下的具体原因所在。最后,对我国银行业结构、竞争和效率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银行业结构越集中,竞争就越不激烈,即我国银行业竞争值和市场集中度之间的是一种反向伴随关系。而且,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增强,会导致效率的提升,在现有的条件下,我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垄断,鼓励银行业的竞争从而提高银行业的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围绕着产业空间集聚和创新发展两大主题,通过运用统计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博弈分析、模型推导、案例分析、指标分析和GIS图形解析等方法,深入探
自2000年以来,连年的贸易与资本项目双顺差使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大量的外汇储备导致货币错配。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稳步、高
本文以国际货币体系理论为基础,借鉴美元和欧元的国际化经验,提出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将非常漫长,一国的货币国际化进程取决于本
新三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小企业提供重要的融资渠道。而定向增发作为新三板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因其发行流程简单、无锁定期限制等特点,深受众多中小企业的青睐。所以新三板自2013年扩展至全国以来迅速发展,挂牌企业数量和定向增发募资总额均快速增加。但由于其起始时间较晚,国内学者对新三板定向增发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预案公告的长短期效应。本文以2015年1
学位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购物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在北京出现,被称为中国购物中心的雏形。20年来,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涌现。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十个购物中心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