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姓氏与地域:中古于氏家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忸于——于氏家族,最初只是一个内亚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在神元皇帝力微时加入了以拓跋氏为首的部落联盟,成为其中一员,从此以后,这一家族的命运便与王朝休戚相关。从正史中所见的最早记载,可以知道自于栗碑开始,万忸于氏就开始在北魏王朝中任官,历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隋、唐,一直活跃在中古时期的政治舞台上。目前关于于氏家族的研究,或将其作为胡族、勋臣八姓、北魏时期家族等不同研究单元中的个体来考察,因而对于氏家族本身的研究较为有限,虽然亦偶见针对于氏家族的研究,则限于泛泛而论。一些较为系统的专门研究也只是罗列史料,整理出诸如经济、婚姻、仕宦、门风等分类,进行生硬的套路写作。实际上,作为中古时期一支胡族出身的政治力量,又延续、活跃了数百年,其特殊性不言而喻,但要想试图考察这种特殊性,进行静态的研究当然远远不够,本文所进行的这种尝试,即以考察中古政治力量变迁、社会转型与社会阶层之间互动及历史动因为大背景,以家族为切入视角,通过梳理万忸于——于氏的世系情况和变迁过程,提炼出种族、姓氏、地域三项因素与特征,并关联其他因素如婚姻、门风、任官而对变迁过程进行的初步研究。在整理万忸于氏——于氏家族概况时,主要是通过正史以及近年新出的墓志碑刻对万忸于——于氏的世系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一是对万忸于之得名的考察,包括姓氏源出何处,万忸于一词的混用情况;二是平城时代及之前的万忸于氏,考证了万忸于氏的归附时间,迁都平城的时间以及平城时代及之前的万忸于氏的世系人物;三是太和改姓与河洛于氏,梳理了迁都洛阳之后于氏家族的世系情况;四是北朝后期至隋的于氏家族,分别梳理了北朝后期包括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和隋时于氏家族的世系人物。每个问题之后会列出所涉及的世系人物表。涉及种族、姓氏与地域——于氏家族演进相关问题考述时主要讨论了种族、姓氏、地域三项因素在万忸于——于氏家族变迁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于氏家族的身份转变。针对上篇讨论于氏家族世系人物中重点梳理的于栗碑、于谨两支之外,对其他的支脉进行了梳理并试图勾勒出在正史编撰过程中的建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于栗碑、于谨两支及于氏一族在谱系建构中的同族不同支与同姓不同族的伪冒现象。文末对全文的思路、撰写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的写作只是笔者试图去考察中古政治力量、社会转型、社会阶层之间互动的一个尝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使用CARTO系统对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室早(速)行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30例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患者在C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结果 26例患者室早(速)起源于
从确定军地子体系优化目标、军地子体系的优化方法和军地子体系的无缝链接等方面,分析了社会化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优化的着眼点,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吸烟及戒烟现状.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l2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18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戒烟问卷调查,分析心血管疾病
目的探讨与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相关的影像学征象及其在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搜集因肝癌死亡、影像学资料较齐全者55例,根据有无肝破裂分为两组,破裂组29例,非破裂组26例,均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乳酸菌蛋白酶直接作用于乳中的酪蛋白,是乳酸菌降解系统的第一步,对乳酸菌在乳中的生长至关重要,对发酵乳制品风味和质地的形成以及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以实验室从传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交往有增无减,同声传译由于其边听边译的即时性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多种国际场合。国内英汉同传需求也与日俱增。由于人脑可供给译员的精力(或是加工能力)是有
花祭是以神事和歌舞为基调举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流行于日本爱知县北设乐郡地区。花祭在每年秋季到冬季之间举行,该祭祀活动遗留有室町时期的艺术特征,深受当地居民重视。20世
<正> 《基础汉语课本》在论述比较句时,选用了这样的例句:他比我更大。这个中学的学生比那个中学(的学生)还多。上述两个例句中使用了程度副词“更”和“还”。这两个例句中
目的观察老鹳草素(geraniin,Ge)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OC)的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由1日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OC,和象牙骨片共同培养,或直接接种于培养板中,分别采用抗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员的活动性也越来越大,交通汽车作为现在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由于其灵活、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各地汽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