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纵向峡谷型河流水—气界面CO2通量及驱动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连接陆地和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不同时空尺度下水-气界面碳释放研究,对于量化区域乃至全球碳收支平衡尤为重要。本文以纵向峡谷型河流长江上游龙川江和三峡库区嘉陵江支流竹溪河为研究对象,多时空尺度探讨河流水-气界面CO2通量规律及影响因素;运用荧光和UV/vis光谱技术,解析水体溶解性有机碳来源、组成和其他特性。于2017年5月13~19日、2017年9月13~18日和2018年1月21~25日对长江上游表层水体的溶解性碳组成进行测定,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化学关键指标,对河流表层水体二氧化碳(pCO2)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模型分析法分析水-气界面CO2通量(FCO2)特征。龙川江表层水体pCO2和FCO2在统计学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春季、秋季及冬季表层水体pCO2平均值分别为 1740.5±1659.7、1731.3±1595.3 和 1552.4±1355.3 μatm;另外,干、支流表层水体pCO2均值分别为1321.0±1243.2和1856.4±1633.5 μatm。春季、秋季及冬季 FCO2 分别为 649.7±812.8、625.8±763.4 和 693.8±445.4 mmol/m2/d;另外,干、支流FCO2均值分别为446.5±608.7和709.1±803.1 mmol/m2/d。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龙川江春季FC02与气温、Alk、DIC和ORP呈显著正相关,与pH显著负相关;秋季FCO2与Alk、DIC和ORP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水温、流速和pH显著负相关;冬季表层水体pCO2与Alk和DIC呈正相关,与流速和pH显著负相关。干流FCO2与pH和TP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支流FCO2与Alk、DIC和TN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流速和pH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监测期间,龙川江FCO2对流速、pH、Alk和溶解性碳具有强烈的响应;河流有机碳原位呼吸作用是造成龙川江表层水体高pCO2的关键驱动因素。运用平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龙川江水体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结合吸收光谱分析手段;研究发现水体CDOM主要包括类富里酸组分(C1、C2)、类腐殖酸组分(C2、C3)和类色氨酸组分(C4)。春季水体C1、C2和C3组分分别占36.1%、46.5%和 17.4%,秋季水体 C1、C2、C3和C4组分分别占 22.9%、34.9%、28.6%和13.6%,冬季水体C1、C2和C3组分分别占30.5%、37.5%和32.0%。龙川江水体CDOM的4个组分具有同源性,以陆源有机碳输入为主;同时,受到人为活动扰动较大,使得水体自生的类蛋白物质明显增多。龙川江水体CDOM与pH、DO和营养元素呈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2组分可以很好预测龙川江水体有色溶解有机质含量:CDOM=-987.137+3.12C2(R2=0.523,P<0.01)。龙川江水体CDOM与表层水体pCO2具有较好的响应。春季S350-400与表层水体pCO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秋季A254、S350-400、FI、C1、C2、C3和C4与表层水体pCO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冬季E2/E3与表层水体pC0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能是水体CDOM是其溶存性CO2的重要来源。于2016年7月15~17日、2017年11月4-6日和2018年3月28~31日对三峡库区嘉陵江支流竹溪河进行定点定时采集表层水样,同步监测关键环境因子;采用亨利定律结合薄边界模型计算其水-气界面CO2通量。竹溪河表层水体pCO2和FCO2呈现出显著的日间、季节和日内变化特征:在上午09:00前后达到最大值,随后波动下降;总体表现出大气CO2源的特征。夏季、秋季及次年春季表层水体pCO2 分别为 853.4±76.0、925.1±87.8 和 2436.6±496.9 μatm,FCO2 分别为87.8±27.5、139.2±34.0 和 678.3±172.1 mmol/m2/d。竹溪河 pCO2 和FCO2 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夏季FCO2与pH、EC、气温和水温显著负相关;秋季FCO2与Alk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与pH、气温和水温显著负相关;春季FCO2与pH和EC呈显著负相关。整个期间,pH、Alk和水温是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CO2释放通量可以很好用pH和Alk预测。
其他文献
柱芳烃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超分子大环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刚性分子结构,易于功能衍生化。为了丰富柱芳烃的种类,本论文提出异于传统的对柱芳烃苯环上下沿修饰衍生化的新
苦荞是寥科荞麦属双子叶植物,含丰富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预防高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衰老等作用。研究指出,苦荞的多种药理作用和其抗氧化活性有关,苦荞发芽
避蚊胺(DEET)作为一种广谱蚊虫驱避剂,广泛应用于各类驱蚊产品,是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典型代表。近年来,由于DEET的大量使用及其无组织的排放,导致水生态系统中的DEE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世界肿瘤第五位,而其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由于早期胃癌患者症状不明显,因此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绝大多为进展期胃
在影响光催化剂活性的众多因素中,晶相结构由于直接关系到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分离和传输等特性,被认为是光催化活性诱因的根本原因之一。许多多晶型光催化剂如TiO2、Ga2O3、W
本文采用自主研发的微波辐射与解吸实验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的微波辐射功率(在线组)、时间(离线组)条件下,页岩解吸变化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吸模型对解吸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了不同
生物质具有储量大、可再生、CO_2零排放等优点,使其在替代或部分替代化石能源上具有重要意义。氢气作为一种重要的二次能源受到广泛关注。生物质分级气化技术可将生物质中的有机物高效的转化为富氢气体,应用前景广阔。针对生物质分级气化过程中焦油生成量大、焦油转化不完全、催化剂易失活等问题,本文分别进行了生物质原位/异位催化热解、生物质热解气在线水蒸气重整及焦油模化物水蒸气重整催化剂稳定性测试三部分实验,对生
电气化铁道以其高效、安全、便捷等优势成为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命脉。但随之而来电气化铁道所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也日益严重,牵引网中的谐波问题便包含在其中。电力机车所产生的高次谐波含量会以各种形式对沿线的铁路信号设备产生影响,导致信号设备工作不稳定、误动作等一系列影响列车行车安全问题。基于实际的工程案例,本文分析了一种铠装馈线电缆对轨道电路高频干扰的影响,对干扰源产生机理、干扰途
黑炭物质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性,能够强烈地吸附许多有机污染物,因此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最重要的“汇”。但近来的研究发现许多被吸附的污染物并不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引发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土是我国主要耕地类型之一,而耕地污染导致粮产区稻米镉、砷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