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性能评价及环境侧风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86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厂中冷却塔的冷却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因此,对冷却塔性能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目前冷却塔传热传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塔内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编程实现了冷却塔的一维计算,可以对无风时冷却塔的性能进行评价。文中以某自然通风逆流冷却塔为例,分析了循环水温、循环水量和环境参数对于冷却塔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各因素对于冷却塔冷却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循环水温的变化对冷却塔的性能影响不大;进塔水量增多时,出塔水温升高,塔的冷却效果减弱;环境空气的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增大时,出塔水温升高。本文还利用现有的试验台对冷却塔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无风时,进塔风速沿周向各个角度是均匀分布的,同时还分析了进塔水温和进塔水量的变化对于模型塔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与计算结果是一致的。试验还对环境侧风影响下的模型塔进行了测试,试验风速值与实际风速值大约为1:10的比例。当风速较小时,进风口周向各处的风速近似相等,冷却温差和效率系数变化不大,此时风对冷却塔的影响较小;环境风速增大时,迎风侧各测点(θ=0°、45°)的进塔风速也随之变大,压迫背风侧的空气入流,因而侧风区和背风侧的进塔风速逐渐减小,此时冷却温差和效率系数都降低,当风速V_w=0.5m/s左右时,它们会有一个最小值;风继续增大时,塔的迎风面风速很高,而在塔的背风侧已经看不出明显的进风,此时冷却温差和效率系数出现了增大的趋势,当风速V_w>0.7m/s时,冷却温差和效率系数大于无风时的值,此时风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由不利变为有利。为了降低风对于冷却塔的不利影响,试验中在模型塔的进风口处放置了导风板,通过测试发现,加装了导风板之后,无风时塔进风口各处的风速也是均匀分布的,但是由于导风板的角度可以使气流在塔内形成横向漩涡,增强了雨区的换热,因此冷却温差和效率系数都比无导风板时的大,而角度为90°时导风板就失去了这一作用。有环境侧风时导风板的效果更加明显,导风板在塔内诱导出的横向漩涡能够平衡进风口周向各处的进风,使风影响下的塔内空气流场得到改善,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穿堂风”现象,增强了塔内的传热传质,因而有导风板时塔的冷却温差和效率系数都较无导风板的大。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环境风速不大,即风对冷却塔的性能不利时,有导风板时冷却温差和效率系数的增幅最大,这就意味着导风板是一种有效的防风方案。在北方地区,冷却塔冬季运行时结冰会严重威胁冷却塔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本文分析了冷却塔结冰的原因,并据此讨论了各种防结冰的措施。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明确目标。其中,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
气体复用技术是对载人航天器气闸舱泄复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出现改变了过去泄复压操作对气体资源的浪费,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气体复用技术,结合国际空间站该技术的应用
<正> 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研究,是评价下伏硫化物矿床矿化经济远景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 我国近二十年来,在内蒙西部铁帽发育地区,进行了普查找矿,找到了几个大型铜、铅、锌
目的: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已经成为社会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由于患者对肿瘤及放疗的恐惧和担忧,使其产生了许多身心症状和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减轻患者的心理
装修热加剧了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甲醛作为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学者对甲醛污染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室内空气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在人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最具开放性和自由度的新兴媒体,互联网具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互联网的最重要特征即其互动性。正是基于网络的互
东晋高僧支遁的《支适集》于宋代已亡佚,现存版本均为后人所辑佚.经过对明抄本、明刻本、清刻本、清宛本、清抄本、邵武刻本六个版本分析比较,可知明刻本与其他五个版本所依
血液是重要的生物资源,输血是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血液还不能用人工制造的血制品完成替代,而临床需求量又很大。因此,医疗用血只能采取健康公民献血的方式来获取。世界
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车载液压机械臂进行三维建模,保存为parasolid文件后导入到ADAMS中生成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到末端夹持器中心点的位移和速度曲线
本研究以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体质测试法、专家咨询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探讨大学生体质、体育锻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