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职业认同是指班主任对其所从事的班主任工作和内化的班主任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由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等四个维度构成。国内班主任职业认同的研究正处于启步阶段。班主任职业认同的理论或叙事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这一方面与人们对班主任岗位性质的不同理解和把握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国内班主任制度较多借鉴前苏联教育体制,现有的国外研究文献数量有限有关。其次,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班主任职业心理,尤其是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建议的研究成果极少。第三,尚未真正形成适用于班主任实际、具较强科学性的测量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客观把握P区中学班主任群体的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枯竭现状;揭示中学班主任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枯竭水平在个体背景变量和学校背聚变量下的差异;探究中学班主任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枯竭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P区中学班主任职业认同处于屮等偏上水平,其中职业价值观水平最高。班主任职业认同在性别、政治面貌、学历、班主仟工作年限、月班主任津贴和任教学科等人口学因素上均不存在差异。在职称上有显著差异,高级职称班主任的水平最低,二级班主任水平最高。在学校类型上有差异,民办初中班主任对班主任角色的认同明显低于公办初中班主任。调査还发现,班主任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班主任职业认同四个维度与职业枯竭中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认知枯竭均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班主任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与工作满意度五个维度均呈正相关。通过个别访谈,听取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德育干部、区域教师进修院校德研员、区内市、区级骨干班主任、学校政教主任、非考试学科班主任教师介绍,了解区域在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提升职业认同方面的举措与设想,了解骨干班主任的成长关键事件,听取改善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与建议。访谈发现,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班主任专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推进分层多元、强化实践的工作策略。区域德育研究室重视对班主任个别化指导和个性化培养,注重培训课程的系统、分层与分类开发。骨干班主任经历的关键事件是接受高层次、高起点的班主任专业培训,认为领导的信任、支持,能够极大地激发班主任个体的自信心。基层学校政教主任呼吁改进班主任职责无边界的被动现状,希望在班主任评价领域得到进一步指导。本研究形成的对策建议是:1、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制定专项规划、分层分类管理。2、区域教师进修院校德宵研究部门层面,注宽梯队建设、开发培训课程、培育研修文化和组织竞赛评优。3、区域中学管理层面,完善评价标准、优化队伍结构、打造实践共同体、加大人文关怀、贯通发展路径。4、中学班主任个体层面,提升教冇境界、幵展教育研究、改善认知方式、加强时间管理、掌握新媒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