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户兼业化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c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也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逐渐下降。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农户的农业收益空间受到农业资本市场挤压,农户家庭逐渐走向分化。农户作为“理性人”,能够通过产业选择的理性分析,实现家庭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配置,以达成利益最大化诉求。农户的理性选择必然会使得家庭禀赋资源重新配置,从而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产生影响,然而粮食种植面积的调整会直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粮食安全作为影响国民生计、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前,甘肃省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存在,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和转移速度都在逐年增加,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甘肃省农户兼业化现象日益加深,大量农业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仅有少部分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并没有使得甘肃省的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本文有必要探讨的问题是农户兼业程度的加深是否会对农业种植结构产生影响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农户兼业行为对农业种植结构产生的影响。本文利用对甘肃省部分地区的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兼业化与农业种植结构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全样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初始土地禀赋的影响差异以及不同兼业类型的影响差异。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整体上来看,甘肃省农户兼业化现象已经是一种长期存在、不断发展的普遍行为。农户的种植决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农户家庭的农业种植结构特征随农户兼业程度的加深,呈现出粮食作物种植比重上升,经济作物种植比重下降的总体趋势。(2)核心解释变量农户兼业程度对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随着农户兼业程度的不断加深,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会呈现“趋粮化”特征。(3)进一步分析不同初始土地禀赋下农户兼业程度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发现,兼业程度对初始土地禀赋为0-10亩、10-20亩农户家庭的粮食作物种植比重调整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土地规模在20亩以上的农户家庭影响并不显著。(4)兼业程度对不同类型兼业户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其影响程度排名分别为:一兼农户>二兼农户>纯农户>非农户。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应对农户兼业化深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更好地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1)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再就业;(3)促进农机服务外包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重视农业机械的替代作用;(4)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短时间热胁迫对F1和F2代桃蚜(Myzus persicae)生命表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此外,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索了CO2浓度升高对连续5代桃蚜(Myzus persicae)生长发育、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短时间热胁迫对F1和F2代桃蚜(Myzus persicae)生命表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此外,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索了CO2
学位
豌豆蚜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也是多种植物病毒的有效载体,可危害多数豆科植物。长期以来,蚜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但施药量大、施药次数多,致使蚜虫产生抗药性而防治困难,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探索其有效治理的新途径尤为重要。几丁质酶在降解昆虫几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昆虫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对植物和脊椎动物无害,靶向降解几丁质是探索害虫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因此,鉴定害虫发育阶段几丁质酶基因
学位
韭菜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丰富的功效成分,具有抗炎杀菌、抗氧化、预防疾病等医疗保健功能。韭菜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人们对品种间风味差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广泛栽培的6个韭菜品种:韩育紫根(G1)、富韭宝F1(G2)、寿光独根红(G3)、雪韭(G4)、久星22号(G5)和马莲大叶白根(G6)为材料,通过测定各品种的形态指标,营养品质指标及利用电子鼻检测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
学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加之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引发了一系列土壤环境问题。重金属镉(Cd)污染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种,对作物生产及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最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其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的核心。目前,马铃薯对Cd胁迫的响应机理尚不明晰,且缓解措施缺乏。因此,本研究对Cd胁迫下
学位
为了探讨施氮量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籽粒氮素同化、再活化及其生理分子机制的影响,本研究依托位于甘肃省定西市的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实验站(35°28′N,104°44′E)的小麦氮肥用量长期定位试验进行了研究。田间试验始于2003年,本研究仅报到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种植季节的实验数据。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施氮量处理,即0 kg ha-1、52.5kg ha-1、10
学位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辽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病虫害少,有利于葡萄品质的形成。然而,该地区冬季极端低温干燥使得葡萄植株冬季需埋土防寒和春季出土生长,这一方式导致种植成本增加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制约了葡萄产业的发展。因此,探究葡萄的抗寒机理和培育耐寒品种则成该地区葡萄种植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以糖为枢纽参与调控葡萄耐寒性的机理鲜有报道。为了阐明糖代谢响应抗寒的分机制,本研究选择耐寒性强的山葡萄
学位
目的:1、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我国2012-2021年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特征,寻找肺结核发病的热点区域和异常区域。2、利用我国肺结核月发病率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最佳预测模型。3、揭示我国肺结核流行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公共卫生监测能力和水平,促进卫生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达到肺结核精准防控的目的。方法:1、通过“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与“中国卫生统计年
学位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危重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易发生各种严重合并症,重症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是临床医学的严峻挑战。中医在临床治疗A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根据其湿热瘀滞、腑气不通的主要病机,明确通腑泄浊、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治则,应用中医药可以控制并发症并减轻腹痛等症状。大黄牡丹汤(Dahuang Mudan Decoction,DMD)是中医经典
学位
藏绵羊在高寒低氧逆境选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低氧适应性机制,其血液特征、血气指标和肺组织结构变化等均是高原动物适应性研究内容,另外,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调控藏绵羊低氧适应性研究更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揭示藏绵羊低氧适应性机制,我们解析了藏绵羊生理生化、组织结构特征及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本研究以我国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4452~4468m)霍尔巴绵羊(HB)、阿旺绵羊(
学位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典型的喜温性蔬菜,低温是限制其生长和产量的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生物体内四吡咯合成的前体,被认为是一种激素类物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硫化氢(H2S)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H2S与ALA在调控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方面有相似的影响。本研究以低温敏感辣椒品种“航椒2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