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菇小分子抗氧化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鱼菇属于担子菌纲,侧耳科,侧耳属,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但目前关于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报导极少。本课题以鲍鱼菇子实体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抗氧化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研究采用分离小分子化合物的特有方法,利用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收集提取物P上样于ADS-7大孔树脂柱进行除杂和有效成分富集,分级洗脱得到E1和E2;E1经TLC(GF254)和HPLC分离得到两个核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其分别为腺苷(S3-1)和甲硫腺苷(S4-1);E2经Sephadex LH-20凝胶层析及HPLC分离得到皂苷类化合物,结合颜色反应以及红外光谱等方法,推测其为五环三萜皂苷(F6-3)。S3-1、S4-1和F6-3得率分别为0.0812%,0.0956%和0.128%,以上三个化合物均是首次在鲍鱼菇中发现。   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S4-1抑制红细胞溶血的活性为75.6%,F6-3抑制脑、肾脂质过氧化的活性达到了76.3%和71.3%。通过研究鲍鱼菇中小分子和大分子抗氧化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发现,核苷类和糖蛋白类物质交叉配伍,有明显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在博来霉素造成DNA损伤实验中,浓度高达500μg/ml时,从鲍鱼菇中分离得到的各组分几乎没有促氧化副作用,而Vc做为一种广为人知的抗氧化剂,虽然具有强抗氧化活性,但其浓度在125μg/ml时就有极强的促氧化作用。   研究显示,鲍鱼菇中核苷类、皂苷类和糖蛋白类抗氧化活性物质均具有明显的降低正常小鼠餐后血糖的作用,给药剂量为20mg/kg时可分别使餐后血糖值降低26.9%、13.2%、21.8%。因此,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药物的开发同时也为降糖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构效分析推测,核苷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立体结构和电性因素相关,裸露的N原子表现碱性,螯合金属离子抑制自由基的产生,还可以充分接近活性氧,从而清除氧自由基;五环三萜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则是由于其异戊二烯骨架含有丰富的烯键,化学性质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有效地与强氧化剂起反应,防止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从而维持了膜的完整性和功能;这一抗氧化机制的推测,为鲍鱼菇作为天然抗氧化类医药和保健品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其他文献
  《钱币的历程》文化巡展的启示与思考的社会效应,本文探讨了该展的成功经验,即陈列展览主题鲜明、意义深刻,还采用了动态互动活动,吸引团体协会支持,推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颖形
  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科学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通过可移动文物普查,可以全面掌握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状态,将为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在信息
  对藏品的管理和保护中要从馆的实际出发,科学而合理的进行文物藏品库房管理,最大程度的配置保护文物的设施设备,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博物馆保护、管理文
给水管网是现代城市重要的生命线工程之一,对于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是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基础设施,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给水管网在面临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时所表现出来的
  博物馆藏品征集不是"逐宝",不是四处搜寻所谓的稀世珍宝并必欲将其纳入囊中。博物馆藏品征集是科学活动,是博物馆作为保护自然文化和科学遗产的专业工作。
  根据鄂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基本情况、文物库房的空间布局、文物库房面积的设置、文物进出库的流线,以及文物库房的拓展性,来谈谈对鄂州博物馆文物库房布局设置的思考。
  古钱币是我馆馆藏的一种体量较小,种类多,存量大的可移动文物。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清理工作比较繁重,对出土钱币进行清理是钱币信息采集工作的基础,它包括钱币清洗
碳酸钙普遍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壤中,它对植物的营养、碳的沉积、景观年龄、古气候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土壤碳酸钙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包括非生物过程和生物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多个煤矿采空区,对工程的安全施工与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煤矿采空区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已成为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注浆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基
筒型基础能否顺利安装就位,是其实现工程应用的前提。筒型基础沉放分为自重(静压)沉放和负压沉放两个阶段。本文结合模型试验,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筒型基础在砂土和粘土中的静压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