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代法监测田间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棉铃虫抗性品系的筛选及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的鉴定继续采用转Bt基因棉叶喂饲法对棉铃虫室内抗性品系YCR进行筛选,从第73代至88代,该品系对Bt毒素的抗性从2523倍上升到7311倍,继续筛选到104代,保持着极高水平抗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PASA)对室内抗性品系棉铃虫的钙粘素大片断缺失基因(r1)进行鉴定,其基因型r1r1,且其频率为1。二、建立抗性棉铃虫的检测标准室内比较了棉铃虫抗、感亲本及正反交后代在转Bt基因棉叶上5天的发育速率。结果表明:抗、感亲本及正反交后代在转Bt基因棉叶上5天的存活率与发育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抗性品系的存活率达到75%,其中65%(存活幼虫的87%)存活幼虫龄期达2龄中期以上,体重≥0.6 mg/头,正反交和敏感品系的存活率仅为6%(活虫体重0.1-0.5mg/头,龄期为1-2龄初)、2%(活虫体重0.1-0.3 mg/头,龄期为1龄)及0%。因此,确定棉铃虫在转Bt基因棉叶上5天发育到2龄中期以上、体重≥0.6 mg/头的个体作为判别抗性纯合子的标准。三、棉铃虫在转Bt基因棉上发育速率的研究采用叶片喂饲法比较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在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上的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该高抗品系棉铃虫用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叶片喂饲5天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均为80%以上;继续喂饲棉叶,抗性棉铃虫在转Bt基因棉叶上能够完成整个生长发育,但仅有6.7%的羽化率。在转Bt基因棉上幼虫历期较在常规棉上长6天,其化蛹率、蛹重、羽化率等均较常规棉低,表明抗性品系在转Bt基因棉上生长发育存在明显的生存劣势。由于抗性与敏感棉铃虫生长发育的速率不一致以及在一个长期的转基因作物的选择压力下产生高抗的棉铃虫能够在转Bt基因棉上存活,并有少量个体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这将影响到庇护区内大量发育速率快的敏感个体与转Bt基因棉田少量发育速率慢的抗性个体的正常随机交配,从而可能削弱了庇护区治理策略的治理效果。四、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遗传及抗性连锁分析采用饲料感染法测定了21%MVPII可湿性粉剂(WP)和20%MVPII胶悬剂(SC)对棉铃虫抗(YCR)、感(YCS)亲本及其正反交(F1,F′1)后代的毒力,21%MVPIIWP对正反交后代的毒力分别为12.031(95%CI:7.972-18.263)μg/mL和6.617(95%CI:4.337-9.960)μg/mL;20%MVPII SC对正反交后代的毒力分别为61.659(95%CI:43.05-90.55)和98.22(95%CI:76.73-123.65)μg/mL。两毒素对正反交后代的毒力差异均不显著(95%置信限重叠),表明其抗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根据Stone公式计算得到21%MVPII WP对正反交后代的显性度分别为-0.51和-0.69(20%MVPII SC的显性度分别为-0.61和-0.44),二者均在-1~0之间,证实具有7000多倍极高水平抗性的YCR品系对Cry1Ac的抗性基因(r1)为不完全隐性遗传。正交后代雌虫与抗性亲本雄虫回交(BC1)后代、正交后代雄虫与抗性亲本雌虫回交(BC2)后代分别用转Bt基因棉叶处理5d后,其基因型分离比例接近1∶1,经分子检测得到进一步验证,证明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钙粘素大片断缺失基因(r1)也是常染色体遗传,且该钙粘素大片断缺失基因(r1)与抗性紧密连锁。五、田间棉铃虫的抗性监测2005、2006、2007年从河北邱县和威县(2005年)转Bt基因棉大田灯诱采集第二代棉铃虫雄虫采用F1代法在室内用转Bt基因棉植株或棉叶喂饲法检测田间棉铃虫对表达单价Cry1Ac毒素的转Bt基因棉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三年期间分别检测了来自邱县棉田86、127和135头雄虫,其中分别有8、24和29头田间亲本检测到携带抗性等位基因,估测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047(95%CI:0.015-0.079)、0.094(95%CI:0.044-0.145)和0.107(95%CI:0.055-0.159);2005年采用F1代法检测威县32头田间雄性成虫检测到1头携带有抗性等位基因,其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0.016(0-0.0595)。2005年采用F2代法从邱县131头田间雌性成虫中检测到7头携带有抗性等位基因,其频率值为0.01539(95%CI:0.0067-0.0277),单雌系抗性等位基因检出概率值(1-PNO)为93.8%。2005年两种方法检测邱县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F1和F2代法均能检测到田间稀少的、携带隐性抗性杂合子的个体,与F2代法相比,F1代法是更为有效、经济、实用的田间抗性检测方法。在2007年又用剂量-反应法测定田间种群的抗性。结果表明:该种群对20%MVPII SC产生13.14倍抗性,为中等水平抗性。这些结果警示邱县棉铃虫种群的抗性已明显上升,长期大面积种植表达单价Cry1Ac毒素的转Bt基因棉和缺少非Bt棉做为有效庇护区可能加速了田间抗性进化,应在该地区尽快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
其他文献
介绍聚丙烯机织土工布的特点,生产工艺以及应用。
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从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说,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其专业性特点,导致学生不敢歌唱,失去歌唱兴趣。也有一些教育过于注重学生兴趣,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丨¨)ber),属于夜蛾科(Noctuidae),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农业害虫。由于它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潜能大、种群能远距离迁移和对环境适应能力
松异舟蛾(Thaumetopoea pityocampa)属鳞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ndontidae),是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和北非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森林害虫。该虫能够危害几乎所有品
通过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WMPE)纺丝溶液中添加偶联剂处理后的纳米二硫化钨(WS2),制备了一系列纳米WS2增强的UHMWPE复合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强力
钢琴演奏者在台上表演得是否成功主要原因在于演奏者的心理因素。本文将主要分析钢琴演奏者心理因素给其自身的演奏表演带来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从慕课热席卷全球,到微课在我国火热兴起,网络视频教学模式再次引起人们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关注。但此类网络视频教学模式缺乏人际互动,组织形式松散及课程完成率低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