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RS-EGFP/VEGF质粒侧脑室注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质粒对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pIRES-EGFP/VEGF质粒进行鉴定,然后进行大量的扩增,提取,调整浓度,予侧脑室注入质粒制备质粒组大鼠模型,用大脑中动脉(MC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后,处死大鼠,断头取脑,采用TTC染色和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测量梗塞灶大小,western-blot检测鼠脑中p-AKT蛋白的表达,并用电镜观察缺血大鼠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MCAO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后,TTC显色结果显示,脑梗死体积在不同处理组有明显差异。假手术组的脑梗死体积为0,而阳性实验组,即VEGF质粒组右脑梗死体积较缺血组右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1),证明表达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质粒pIERS-EGFP/VEGF具有一定的神经损伤保护作用。Western-blot检测鼠脑中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与质粒组的p-AKT表达均显著增多(P<0.01),质粒组与缺血组比较p-AKT的表达也显著增多(P<0.01)。电镜观察显示①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细胞结构正常,神经元排列整齐,核膜光滑完整,核仁居中,边界明显;②缺血组:再灌注24h神经元排列紊乱,核膜呈波浪状,染色质浓缩成块,线粒体水肿,膜双层结构模糊不清,嵴断裂甚至消失,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③质粒组:再灌注24h神经元胞体和胞核肿胀,核膜清晰,染色质稍增多、边聚。线粒体中、轻度水肿,膜双层结构局部模糊不清,嵴部分断裂或尚完整。粗面内质网轻-中度水肿。其神经元损伤和水肿程度较缺血组明显减轻。结论侧脑室注射的VEGF蛋白表达质粒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在形态学上表现为梗塞体积的减小,超微结构上表现为神经元损伤及水肿减轻,而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通过PI3K/AKT的信号传导通路发挥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脂肪干细胞在BMP-7存在时平面培养和微团培养两种方式下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的情况,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脂肪干细胞成软骨能力的影响。寻求一种更好的促进脂肪干细胞成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道外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监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发病时免疫状态。 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