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身体健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和追求显然已经从“身体健康”转向“身心健康”。然而,自高校扩招以来,硕士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突出,各种心理障碍不断涌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关于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经很多,但针对“9851程”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较少。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补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关于“9851程”院校研究生的数据资料,研究新时代国家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特点,总结规律,为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采用自编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特质焦虑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依据方便抽样的原则对R大学共224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自尊总平均分为31.87分,最低分20分,最高分40分,总分在30分以上的研究生占72.8%;焦虑特质总平均分为41.92分,其中男研究生平均分为42.09,女研究生平均分为41.7,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幸福感总平均分为77.29,男生76.31分,女生78.56分,女研究生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自尊总分、焦虑特质总分、幸福感存在强相关;研究生心理健康受学习、生活、工作效能、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来看,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与焦虑特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增长呈V型趋势发展,以研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硕士研究生特征包括:未能每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学习效率低、与导师关系不好、不被群体接纳、面临疾病反应紧张、专业技能不扎实、应聘表现不良、对于家庭缺乏归属感、与家人沟通少、亲人身体不佳、亲人无法代为安排工作、担心家庭经济状况、童年不愉快记忆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