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学业成绩是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可以愉快学习的重要衡量标准,执行功能对学业成绩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体育锻炼对执行功能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经过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于学生执行功能和学业成绩的研究文献后发现,当前研究多重视研究体育锻炼对执行功能的影响、认知功能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从体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篮球运动)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锻炼、执行功能如何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的。让高中生获得适宜的运动量,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水平的同时又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业,在体育成绩纳入高考总成绩的新形势下,研究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执行功能的发展与学业成绩的提高具有全新的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高一年级143人,分为27分钟运动实验组、22分钟运动实验组、对照组、18分钟运动实验组。实验运动干预时间为体育课时间。运动干预项目为篮球。分别对4个组进行实验前和实验结束后进行执行功能的前测和后测,执行功能三个子功能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所有程序都通过E-primel 1.1系统实现。抑制功能采用Flanker任务进行评价;转换功能采用More-odd shifing任务进行评价;刷新功能采用1-back任务进行评价;学业成绩分别在实验前收取期中成绩和实验后收取期末成绩。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的统计方法探讨不同时间分组的体育锻炼对执行功能与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探讨执行功能在不同时间分组体育锻炼和学业成绩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1)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执行功能的整体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时间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3)=306.565,P<0.01;组别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3)=3.074,P=0.030<0.01;实验前后刷新功能时间组别交互作用F(1,143)=7.825,P=0.000<0.01,转换功能F(1.143)=9.413,P=-0.003<0.05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抑制功能F(1.143)=2.274,P=0.134>0.001未有显著变化。不同持续时间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27分钟运动组对高中生执行功能(刷新功能、转换功能)具有很明显的改善作用。22分钟组、18分钟组对执行功能具有一定作用。具体表现为:27分钟运动组>22分钟组、18分钟组。 (2)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3)=0.966,P=0.327>0.01;组别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3)=0.565,P=0.639>0.01,其中各科成绩在实验前后未发生明显改变。语文成绩F(1.143)=0.362,P=-0.548>0.05,数学成绩F(1,143)=0.002,P=-0.963>0.01,英语成绩F(1.143)=2.665,P=0.105>0.05。(3)体育锻炼对英语成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执行功能中的转换功能对英语成绩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r=-0.231,P=0.045<0.05。体育锻炼通过执行功能(转换功能)对学业成绩(英语)起到遮掩效应,表明体育锻炼间接影响学业成绩。结论:(1)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刷新功能和转换功能产生影响。当累积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时间达到27分钟时效果最佳。(2)实验持续周期对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有影响。实验周期至少应在8周以上。(3)执行功能是体育锻炼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的路径之一。尤其是转换功能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