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单体改性环氧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nwyshe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防腐涂料技术的不断提高,防腐涂料越来越趋向于“绿色化”和“高性能化”,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已经能够适应于工业要求较高的环境中。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通过化学改性法改性,其粒径可以达到nm级别,并赋予改性环氧乳液独特的性能。不饱和酸类树脂具有光泽度高、保光性好、耐候性好等突出优点,而有机硅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憎水性和柔韧性,将三者进行互补所制备的乳液可以具有优异的性能。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母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为接枝单体,硅烷偶联剂KH570、KH550为功能单体,通过自由基接枝共聚制备了改性环氧乳液。探讨了环氧树脂种类、溶剂、引发剂、接枝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环氧树脂E-06作为反应主体,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反应引发剂,滴加方式采取连续滴加,用量控制在环氧树脂的6%~8%之间,最佳接枝温度在110℃~115℃之间,最佳接枝时间为5~6h,单体总量与环氧树脂的最佳配比为4:5,甲基丙烯酸用量控制在环氧树脂的25%,中和度90%~100%,最佳成盐温度为55℃,硅烷偶联剂最佳用量为7%,最佳比例为n(KH570):n(KH550)=2:1。用纳米粒度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接触角测定仪、热重分析仪等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表征。粒度分析表明,改性后乳液粒径均为nm级别;红外光谱表明,不饱和酸和硅烷偶联剂单体成功接枝到环氧树脂分子链上,得到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乳液;紫外分析表明,乳液的耐紫外性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交流阻抗表明,乳液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接触角表明,涂膜疏水率显著增加;热重分析表明,失重20%之后,热稳定性较纯环氧树脂好,乳液热稳定性明显提高。性能测试表明,涂膜具有优异性能,柔韧性提高。
其他文献
河岸带的结构、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是近年来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在黄河下游地区河岸带结构与功能特征、退化河岸带的生态恢复及其生态管理等方面开展
日本鳗鲡是一种降海洄游性鱼类,分布于日本北海道至菲律宾之间的西太平洋水域,其产卵场位于菲律宾东部马里亚纳海沟以东苏鲁加海山附近。由于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的困难性,目前养殖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是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杜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但目前对杜仲的生长发育机制还未充分认识。ABC转运蛋白又称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是植物体内多种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载体,是活细胞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