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hua212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皮肤鳞状细胞癌是来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是非黑素瘤皮肤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竞争性强力抑制剂,自20世纪80年代末问世以来,他汀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脂血症。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它具有发挥多效细胞作用的潜力,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调控细胞周期。本实验主要探究氟伐他汀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皮肤肿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研究方法:体外培养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系,分别用0、10、20、50、100umol/L的氟伐他汀钠作用于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24h、48h、72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吸光光度值,分析氟伐他汀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分析氟伐他汀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PI3K、Akt、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分析氟伐他汀钠对该通路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氟伐他汀钠处理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后,能够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钠干预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24h、48h后早期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钠培养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24h后其PI3K、Akt、mTOR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调,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伐他汀钠可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发生凋亡。同时氟伐他汀钠能够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PI3K/Akt/mTOR通路的表达。
其他文献
化肥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但我国长期存在不合理和低效率的施用化肥的问题,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为了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一种科学的施肥技术被正式提出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使用不仅减少过量施肥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的收益。本文通过对光山县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纳行为进行研究,以探究影响
Regeneron 药品公司的研究者根据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生生长因子(BDGF)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发现了一种新的神经营养因子,即神经营养素-3(NT-3)。NT-3的准
本文根据已有的微分方程基础知识,讨论了复杂二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形如y’’+py’+qy=eλx[(α0+α1x)cosωx+(b0+b1x)sinωx]的特解的一般公式。通过应用公式,避免了求解三
目前,大部分关于配电网重构的研究均在配电网三相平衡条件下开展,仅对等效后的单相网络独立分析。但是,伴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发展进步,类似于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新兴负荷
饮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而餐馆作为饮食的主要场所,其发展特点趋势也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本文将餐馆作为研究主体,探究了民国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北京餐馆的情况,分析了餐馆的分布情况,餐馆的数量、规模、种类,北京的特色餐馆以及与北京餐馆社会功能。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从自然地理因素和政治、经济、人口因素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北京餐馆的发展环境。第二章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造南京明城墙,先后动用民工百余万,时间长达39年,用了28个府118个县烧制的大城砖。每一块砖上,都刻有各府县长官监制和承制工匠的姓名,如今仍然清晰可见
期刊
<正>2017年6月15日,公安部发布公告,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看了该征求意见稿后,认为全文之关键是我国看守所的管理体制转隶问
加强植物品种权利的保护与专利制度之间能保持协调吗?UPOV 和世界知识产权所有机关(WIPO)围绕修改植物品种保护国际条约(UPOV 条约,日本也是成员),于1月29日~2月2日在瑞士日内
城者,栖息防御之所,市者,买卖交易之地。城市的诞生和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孕育的摇篮。在21世纪,科技的进步赋予城市以崭新的内涵。回归概念的基本面,深入研究城市的起源、发展、功能、组成、运行,古今中外的城市设计理念和城市经典范例后,我们认识到,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具有多功能、多层次、高度综合的属性,城市和外围乡镇的关系,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