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也同样在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间的运动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运动员之间的比较不再是简单的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间的对抗比较,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水平运动员间制胜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心理学在运动训练与比赛中的运用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与关注。个性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知识,以及个性测量、咨询与治疗的技术都被广泛应用。武术散打作为我国开展比较好的竞技对抗传统项目,现已形成了包括亚运会在内的国际比赛,女子散打的诞生也为我国武术散打的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及社会环境对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影响,从而为我国女子散打运动员的选材、运动员的培养及运动员形成健康个性心理特征提供一定的心理依据与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与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问卷采用我国龚耀先1983年修订的《艾森克个性心理测量问卷》成人版和自制《影响女子散打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相关信息调查表》对我国女子散打运动员进行个性特征测量与运动员信息调查。对我国女子散打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组(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女子散打运动员为多血质类型的比例最大,其次为胆汁质类型。而我国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下女子散打运动员在神经质(N)特质与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出情绪更加不稳定性。在对影响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优秀运动员良好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因素包括运动员的训练年限、运动员家庭环境(家庭经济、南北地域差异、父母关心程度)、运动员训练环境(与教练关系、教练关心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