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五年来,我国中央财政民生投入预算与执行数都实现了翻翻,2013年的预算投入更是超过了1.6万亿元,巨大的民生投入回应了民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教育、文化、卫生、住房等方面的民生服务主要由各级事业单位来提供。从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经验,我们知道要实现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最优化,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使事业单位在充分发挥其公益属性的同时,亦能最优化地使用财政资金。2011年,财政部公布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虽然此文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也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从各自为战的阶段走向国家统一规定的阶段。也是在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并且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大量的现实经验告诉我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由于长期脱离市场环境,对内部控制理解、认识不够深入、透彻,加之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各种资源保障不足,对如何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明晰,迫切地需要相关的研究案例作为参考,来指导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选取了XX市城乡道路运输管理局(基层的、负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作为案例,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规定,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旨在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建议、措施,以期能为事业单位管理者执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研究思路是:采用规范研究方式,首先介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原理与规范,然后根据相关规范对XX市运管局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按图索骥地提出完善XX市运管局内部控制的建议,同时提出一系列广泛适用的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再次回顾我国学术界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已有研究文献,进一步指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最后指出本文的预期贡献与不足。第二章是基础原理部分。首先简要梳理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发展沿革;其次介绍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再次,通过与企业比较,简要说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与不足;最后详细解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第三章是案例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部分。首先简单说明案例单位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案例单位内部控制的特征;再后详细描述案例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最后指出案例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章是案例单位内部控制完善部分。根据第三章中的原因分析,结合第二章中的基础原理,从内部控制五个要素入手,提出完善案例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第五章是启示部分。根据第三、四章的案例分析,分别从事业单位及政府两个层面,总结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完善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本文运用了企业内部控制原理中的风险评估原理对案例单位的财务风险及业务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并根据内部控制的相关原理制定了应对措施;同时也根据相关内部控制原理对案例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了流程重塑。本文不足之处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作者在案例单位实习时间过短,对XX市运管局了解不够充分,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有所遗漏:二是作者思维不够全面,对完善XX市运管局内部控制的对策有所疏漏;三是案例单位仅仅代表了基层事业单位中的承担行政职能的一类,对其他两种事业单位的代表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