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与屈曲约束支撑的框架结构减震性能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处于发展状态,在未来的结构抗震设计中消能减震技术将会成为主流,因为消能减震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加快工期和减震性能好等特点。在文章中,首先对消能减震控制技术的类型和原理进行了介绍,以及对用于消能减震结构的阻尼器类型、阻尼器构造与阻尼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程中常用的粘滞流体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恢复力模型,并且针对构件做了力学性能试验,得出在反复加载作用下耗能构件的滞回曲线,并结合滞回曲线分析了其耗能性能和稳定性等情况。其次对消能减震技术的设计思路、原则以及分析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对粘滞流体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等效线性化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能量相等的手段可有效的对消能部件进行等效。此外归纳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在结构中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的分析结果,比较在层间位移角较大的各层均匀布置粘滞流体阻尼器与采用直接搜寻法对粘滞流体阻尼器进行布置的减振效果。在文章最后利用大型结构计算分析软件ETABS,结合上述消能减震技术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分别对无控结构、只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和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与屈曲约束支撑的消能减震结构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三种工况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得出粘滞流体阻尼器只对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不会影响结构的自振周期,不改变结构的刚度;而屈曲约束支撑在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比的基础上,将会减小结构的自振周期和增大结构的刚度,进而会对结构的内力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但是其起到的减震作用优于对结构内力的放大作用。根据三种工况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的对比分析,得出三种工况下结构的总体抗震效果和减震性能依次为: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与屈曲约束支撑的结构、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的结构和无控结构。
其他文献
桩基础是建筑物的一种重要的基础结构形式,其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该论文运用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对在轴向力作用下单桩的非线性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对在轴向力作用下单桩力
污泥的森林及园林绿地利用是污泥处置的一个有效方法,具有可回收污泥中养分,避开人类食物链等优点;由于铝絮凝剂的广泛应用致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铝,铝是植物生长重要的障碍因子
由恐怖袭击、意外爆炸等事件引发的结构关键承力构件破坏从而最终导致的结构连续坍塌,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
本项研究以上海地铁2号线石门一路地铁站附近场地饱和粘性土为研究对象,现场取样、野外观测及室内试验相结合,运用弹塑性理论、材料力学、断裂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等理论,采用
门式刚架结构作为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一类轻钢建筑形式,广泛应用于厂房、超市、仓库、机库、体育设施、候车室等各类建筑中.它具有重量轻、刚度好、抗震性强、外观光洁、施工简
该文将以正在建造中的卢浦大桥为背景,对其进行稳定、极限承载力以及静力等全面的分析,揭示大跨径钢结构拱桥的受力特点.具体说,该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第一类稳
本文研究了将楼板置于钢梁下翼缘的新型组合结构平面刚度,并和传统的将楼板置于钢梁上翼缘的结构形式的平面刚度和极限承载力作了比较。在模拟结构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特种结构的需求,对混凝土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轻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已经成为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目标实施纲要之一。其中,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作已经在部分工程得到了应用。由于混凝土结构大多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工作,若仅以单轴力学性能进行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尤其是对于像核电站安全壳、海洋采油平台等特种结构。因此,本文主要开展了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和高
该文研究工作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移动往复荷载作用下流变性软土的长期沉降分析"展开,重点研究天然软土的结构性及结构性软土的蠕变特性.具体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在中小跨径及一般大跨径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设计规范、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都在不断地完善.对于多跨、悬臂拼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而言,其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