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解剖应用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qz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三叉神经根及其周围血管复杂的解剖关系,卵圆孔的解剖结构,进一步研究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为今后三叉神经痛治疗奠定断层解剖基础。方法:选用河北大学医学院解剖实验室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0个,经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灌注红色染料,静脉系统灌注蓝色染料。尸头行颅底CT三维重建,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由外向内解剖双侧三叉神经根,测量相关数据。打开Meckel腔,暴露三叉神经根及其分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三叉神经根周围结构进行解剖观察,观察卵圆孔解剖学形态,主要有卵圆孔形状、大小、骨壁长度,卵圆孔和颈动脉管外口和棘孔的间距,将CT三维重建测量所得数据与解剖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20侧尸头标本中15侧标本小脑上动脉在三叉神经根背侧,其中6侧标本与三叉神经根接触,9例与三叉神经根未接触。5侧标本小脑上动脉在三叉神经根腹侧,其中1侧标准与三叉神经根接触,4例与三叉神经根未接触。CT三维重建模型中,20侧尸头标本中16侧标本小脑上动脉在三叉神经根背侧,其中7侧标本与三叉神经根接触,9例与三叉神经根未接触。4侧标本小脑上动脉在三叉神经根腹侧,其中1侧标准与三叉神经根接触,3例与三叉神经根未接触。解剖结构与CT三维重建结构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结构与CT三维重建结构小脑前下动脉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结构和CT三维重建影像中20侧标本中均未发现基底动脉脑桥支与三叉神经根有密切接触。对尸头标本解剖中,20侧卵圆孔中15侧呈椭圆形,占75%;2侧呈圆形,占10%;2侧呈梨形,占10%;1侧呈肾形,占5%。其中8例尸头标本两侧卵圆孔呈对称状态,形态相同,2例标本呈两侧非对称型。CT三维重建影像中,20侧卵圆孔中16侧呈卵圆形,占80%;2侧呈圆形,占10%;1侧呈梨形,占5%;1侧呈肾形,占5%。其中8例尸头标本两侧卵圆孔呈对称状态,形态相同,2例标本呈两侧非对称型。尸头解剖和CT三维重建影像卵圆孔形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0侧尸头解剖和CT三维重建影像卵圆孔长径分别为(7.21±0.76)mm和(7.56±0.87)mm;宽径为(3.45±0.52)mm和(3.51±0.51)mm;内后壁分别为(4.51±0.62)mm和(4.68±0.53)mm;外前壁分别为(2.74±0.31)mm和(2.69±0.22)mm;卵圆孔至颈动脉管外口间距分别为(12.45±2.29)mm和(12.52±2.34)mm;卵圆孔至棘孔间距分别为(3.14±0.37)mm和(3.29±0.36)mm;20侧尸头解剖和CT三维重建影像卵圆孔相关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尸头标本解剖发现,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结构呈多样性,在行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时需严密探查,避免遗漏责任血管,卵圆孔形状和个体差异较大,应在影像学指导下进行穿刺,以提高卵圆孔穿刺准确率,最大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广义边界条件下含移动污染源的泥沙反应扩散模型及其解析解,分析了解析解计算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该文的结果可作为文[2]和[3]的推广.
行业协会,是市场体制和国家体制之外出现的一项重大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本文主要从行业协会的定义与不同领域对我国学者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而推动我国行业协会的
为了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护理,提高护理的有效方法和质量,于1998年至今随机将105例宫外孕病人分为腹腔镜组(45例)和开腹术组(60例),前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者采用开腹式手术治疗后的常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flect on violence, social fear,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s in order to elicit some discuss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
<正>本文对怀疑急性阑尾炎的150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作了对比,回顾性的探讨了各型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并对误诊病例进行了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150例均为下腹或右下腹部
2015年3月23~27日,ISO/IECJTC1/SC38(云计算和分布式平台分技术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会及工作组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中国代表团由工信部电子标准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政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