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颌面发育性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还影响颜面美观,还可能对患者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治疗成人患者时发现,一些人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所患的疾病,一些从医生手术技术角度看非常成功的病例,患者却对手术结果表示不满意,这可能与其人格特征有关。人格是心理品质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对人对己对环境适应的方式,人格并没有好坏之分。然而,不同个性的人接受相同强度的刺激时,所做出的反应及其强度会有所不同。正颌手术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外观和咀嚼系统的功能状况,并对患者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正颌外科手术的成功,要从美观、功能和心理改变三方面进行衡量,在功能方面,正畸的配合尤为重要;而美观和心理上的成功,则与患者的主观感觉密不可分。因此,研究正颌手术患者的人格特征对预测其术后满意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目的:
测量和评估术前术后正颌外科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正颌患者满意度情况及其与术前术后正畸的关系,对照探讨满意度较高正颌患者术前术后人格特征变化。
研究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颌外科2008.6-2009.3正颌手术的患者36例,2005.2-2007.12年正颌术后1-3年的患者51例为病例组,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选取325名受试者(大学生161名,外企员工164名)所制定的常量表为对照组。
采用由美国卡特尔教授(Raymond B.Cattell)编制的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测量正颌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的人格特征;采用Kiyka(1982)所订满意度标准术后满意度问卷(PSPSQ)并适当加入术前术后正畸问题,测量术后满意度情况;用统计的方法对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人格特征。
研究结果:
(1)正颌患者男性组与女性组在治疗动机及手术期望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2)术前在16PF—A因素(乐群性)(6.26±1.06 vs7.55±2.05)、16PF—F因素(活跃性)(6.94±0.99vs5.48±2.0)和16PF—L因素(怀疑性)(6.46±1.31 vs4.73±1.55)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因素未见明显差异(P>0.05);
(3)正颌手术患者男性组与女性组手术满意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选择术前正畸患者满意度(4.11±0.2vs43.12±0.6)显著高于未实行术前正畸患者(P<0.01),实行术后正畸患者满意度(3.96±0.41vs3.2±0.51),显著高于未行术后正畸患者(P<0.01);
(4)手术后3个月满意度较高的正颌患者术后在16PF—A因素(乐群性)和16PF—L因素(怀疑性)与术前存在明显差异;
(5)手术后1年以上满意度较高的患者16PF各因素与对照组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
结论:
(1)正颌手术患者均对手术自身有较高的期望值,女性存在对手术期望更高的情况。随着时代的进步,男女对自身体态外貌的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正颌患者有缄默、孤独、冷漠,喜欢呆在自己的小圈子,不爱与人交流的倾向;同时有轻松、兴奋、随遇而安,对事件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有敏感多疑,不信任别人,与人相处常常斤斤计较,不顾及别人利益的人格特征倾向,在术前临床访谈中,患者有反复探询手术过程及手术结果等言行;
(3)术前术后正畸均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4)正颌患者术后3个月开始变得外向、热情、乐群,信赖随和,容易与人相处,但患者轻松、兴奋、随遇而安,对事件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并无明显改变,术后一年以上患者的人格特征已于健康人群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