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8月,随着《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发布,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正式推行。时至今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推行已经四年有余,但是关于我国是否应该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争论却从未间断过,媒体也时常出现关于独立董事的报道,“人情董事”、“花瓶董事” 成了独立董事的代名词。为什么在西方国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在我们国家会遭遇这种尴尬呢?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为内容对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我国实施独立董事制度效果不佳的原因。
文章的总体框架为: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基础。具体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重点和创新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设计形式上的缺陷。分别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激励和信息障碍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这种缺陷是独立董事制度的通病,需要制度的运行环境进行弥补。第三章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治理环境上的缺陷。分别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这是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造成的。第四章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制度内容上的缺陷。分别从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提名和选聘情况以及发挥作用的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制度内容上的缺陷与制度运行环境的缺陷是联系在一起的,独立董事制度本身的缺陷在这种环境下表现的更为突出。通过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三部分的研究,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