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毓英“汉裔情结”探析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岑毓英(1829~1889),广西西林人,曾官至云贵总督,为近代中国重要人物、壮族历史名人。学界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回民起义、中法战争两个时段,薄弱环节较多。岑毓英出身壮族,却自称为“汉人后裔”,进而鄙夷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如何认识这种民族认同?学人关注不多。本文将岑毓英这种假托“汉人后裔”的心理称为“汉裔情结”,继之探讨其种种表现及产生根源,并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加以讨论,以解明其内在涵义。全文从岑毓英编修的《西林岑氏族谱》发凡,考证其在谱中所宣称的汉人先祖之虚构性,得出其祖先当为土生土长岭南壮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得知岑毓英虽非伪造汉人先祖的始作俑者,却对前人杜撰的祖先北来说进行了力所能及地补充与完善,其“汉裔情结”一览无遗。除却虚构汉人祖先外,岑毓英的“汉裔情结”还表现在营建汉人祖墓、崇尚汉文化、鄙视少数民族及镇压民族斗争等方面。从甘当“汉人后裔”、崇尚汉文化到歧视、丑化少数民族,再到残酷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岑毓英首先不把自己当少数民族看待,接着不把少数民族放在眼里,最后站到了少数民族的对立面。岑毓英“汉裔情结”的产生离不开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古代民族观、正统观对壮汉两族分别赋予的不同价值,以及历代朝廷的民族政策使壮汉两族所具备的不同地位,使得壮汉两族处于截然不同的境遇。岑毓英出身于地位低下的壮族,却不屈服于命运,主动靠拢汉族,藉以提升自身地位。长期以来壮族地区流行的祖先北来说,伴随着岑毓英出生、成长,并逐渐深入其心。加上多年儒学思想的熏陶,岑毓英最终站在了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上对自身所属群体进行反思,并以汉族的价值观来衡量少数民族及其文化。最后,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对岑毓英的“汉裔情结”进行解读,认为在岑毓英身上表现出来的“汉裔情结”,认同于汉族而非壮族的民族身份取向,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通过认同主体民族以更好地获得社会或政治利益的方式或手段。岑毓英千方百计打造“汉裔”之身的举止,不仅是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与长期以来的社会观念的产物,更是他按照封建王朝的规范与正统标准进行自我塑造,以将自己融入当时主流社会的结果。将岑毓英的“汉裔情结”置于整个壮族自我意识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它是壮汉民族交往过程中的一个交融现象,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程中的一个鲜明例证。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面对长期抗战的经济需要,在极为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在大后方创办了一大批电力企业,极大地满足了大后方军工和民用的电力需求。同时国民政府在
<正> 在实际下料时,计算钢棒型材重量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查表法计算,一种是利用原始公式逐项计算。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应用都不太方便。为了进一步简化计算公式,笔者
舆论引导与政府、媒体以及社会公众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媒体环境的变革,舆论引导的内涵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当前,新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逐渐
强制辩护是以救济性为宗旨 ,以国家强制力为属性的一种国家的强制权。强制辩护制度适用阶段的差异性 ,强制辩护适用对象范围的差异性 ,对于指定主体、共同辩护、嫌疑人拒绝辩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清末民初,甘肃省推行议会制度,先后经历了谘议局时期、临时省议会时期以及顺承其后的三届省议会时期。尽管甘肃谘议局做为咨询机关而出现,在议员选举、议案讨论与实施等方面与东
<正> 图1、图2所示是目前螺旋周节展开计算的两种常用方法。
目的探讨八味肾气丸加减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阴虚、肾阳虚、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自2014年4月—2016年12月139例就诊于该院妇科门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型患者
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可谓成果甚丰,但对抗日锄奸研究却相对薄弱。本文以锄奸政策与国家利益的关联性为视角,立足相关档案资料,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锄奸活动进行史实重构。通过探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