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1、探讨肺隔离症临床症状的特点、影像学检查的特异性表现、病理诊断的特征及其合并症。2、探讨肺隔离症确诊方法的选择,提高肺隔离症的术前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3、根据肺隔离症治疗方法的进展,提出安全有效、创伤更小的最佳治疗模式,保留更多的肺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本研究入选了从2008年2月至2014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影像学或手术确诊的肺隔离症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病理资料、手术方式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3例患者中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38±1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发热、咯血或痰血。CT表现为实性肿块影21例,囊性病灶13例,囊实性病灶7例,肺不张2例。26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17例经64排螺旋CT增强确诊,9例经CT增强及三维重建确诊。手术治疗40例,其中37例行电子胸腔镜手术。手术证实叶内型36例,叶外型4例。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肺发育不良及慢性炎症改变,合并曲霉菌感染2例,合并微瘤型类癌及腺癌各1例。保守治疗3例,其中行动脉栓塞治疗1例。结论:肺隔离症以肺组织发育不良及异常体循环动脉分支供血为其特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以实性肿块影最多见,囊性病灶次之。确诊肺隔离症建议首选增强CT结合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检查。该病确诊后治疗推荐尽早手术,胸腔镜微创手术证实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