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中上游,是中国三大灌区之一,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粮食基地。玉米作为河套灌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比例达到14.5%。当前有关水肥耦合效应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中上游,是中国三大灌区之一,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粮食基地。玉米作为河套灌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比例达到14.5%。当前有关水肥耦合效应机理国内外众多学者得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在维持农田作物稳定生长条件下,水肥耦合机制更加复杂。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水氮耦合模式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不仅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稳定,而且阻碍了河套灌区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的道路。本论文结合以往学者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水肥耦合试验成果,针对作物稳定生长的前提下研究合理的水氮耦合方案,对河套灌区实现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保护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河套灌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盐渍化农田作物维持其稳定性的关键要素,建立相应的响应模型,并得到关键要素的阈值。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互相关联的影响玉米生长的要素转化成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通过累计贡献率的大小确定主成分的个数,进而确定影响维持玉米生长稳定性的关键要素为灌水量和施肥量(贡献率超过80%)。同时运用冗余分析法对其进行了验证。(2)通过建立水氮产量模型,用无量纲的自变量灌水量和施肥量与因变量产量进行回归分析,以回归系数来判断灌水量和施肥量对因变量产量的影响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两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再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各个因素的最适阈值的大小。(3)结合历史文献试验结果和实测数据,分析玉米生理性状、土壤含水率、硝态氮、铵态氮、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变化,初步得到盐渍化地区适宜玉米生长,即保障玉米不减产的前提下,玉米生长基本达到稳定时的灌水量和施肥量用量,灌水量在150~175m3/亩,施肥量在25~29kg/亩。
其他文献
藏医学作为一个传统及独立的医疗体系,对人体的认识、疾病的探究与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对某些特殊疾病的认识具有独到的见解。以藏医典籍《四部一典》为依据较深入的研究
目的:评价柴陷汤治疗痰热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最终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纳入患
目的:探索MRI测量新生儿松果体体积的可行性,探讨新生儿松果体(pineal gland,PG)体积与受孕后胎龄(postmenstrual age,PMA)增长的相关性,探究影响新生儿松果体体积发育的相关
植物细胞膜脂的不饱和度主要由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s,FADs)决定,它们与植物抵抗低温和高盐等逆境胁迫密切相关。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是中亚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在糖尿病小鼠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40只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CONT组,n=8)和糖尿病模型组(Streptozotocin,STZ组,n=3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群体越来越低龄化,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由于该疾病病因复杂,大多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预防和治疗研究方面困难重重。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在探索表达基因与疾病关联关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基因组序列中SNPs位点识别检测,进而确定高血压疾病易感基因,在基因水平上探究高血压形成的分子机制,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
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 Kom.)和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是我国西北地区优良的野生乡土植物。本文旨在利用无性繁殖技术解决两种植物在有性繁殖方面的困
为了解不同产地米槁Cinnamomum migao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差异,探讨米槁根际土壤理化因子、果实中的活性成分与其根际微生物的联系。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贵
小RNA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Argonaute(AGO)蛋白是小RNA介导基因表达沉默通路的重要功能蛋白,广泛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和生物及非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对养猪业危害巨大,该病的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