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切花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本研究以‘紫凤羽’(P. lactiflora’Zifengyu’)和‘桃花飞雪’(P. lactiflora’Taohuafeixue’)为对象,研究了芍药切花栽培技术。观测了芍药露地栽培生长发育过程;以花枝和花蕾生长发育规律为基础,对芍药切花栽培用生长发育阶段进行了划分;研究了芍药切花露地栽培种植时间、种苗处理、营养特性分析及施肥等关键技术;研究了芍药设施栽培种植容器、施肥技术、光照控制、采前管理等设施栽培关键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芍药花枝和花蕾生长发育观测,将其生长周期按照切花生产要求划分为7个阶段,并制定识别图谱,可供芍药切花栽培技术规程的操作和实施参考。2.栽植时间对芍药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芍药露地种植以日平均气温在13-20℃之间,最高气温低于28℃,最低气温高于7℃,种植后有大约1个月时间日平均气温高于10℃为宜。3.芍药分株苗根部不同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用草木灰(加水搅成糊状)涂抹于分株苗切口的处理方式最佳。设施栽培时应先将分株苗晾晒1-2d,然后再用混有放线虫药的草木涂抹于根部。4.研究了花枝营养积累规律和需肥特性,通过芍药切花露地施肥试验和芍药切花设施盆栽施肥正交试验,分别建立了2个品种切花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施肥的方法。5.不同种植容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加透气管、适当增加沥水层的厚度、增加芍药根系生长的空间、维持基质温度的稳定性有利于芍药生长;容器侧面开孔虽能增加透气性和沥水性,但既不环保也不利于芍药生长。根据芍药切花设施栽培要求设计出芍药切花设施栽培专用容器。6.研究了芍药设施栽培营养特性,建立了‘桃花飞雪’和‘紫凤羽’的N、P、K营养诊断方法。7.通过露地光照试验和设施补光试验,探讨了芍药对光照要求。结果表明,芍药设施栽培时若光照时间少于10h/d、光强低于50μmolm-2s-1或阴天时,应用高压钠灯补光,光照时间控制在10~12h/d,不同试验品种略有差异,但光照时间不能低于8.观察了芍药切花露地和设施栽培病虫害发病情况,并结合生产实践,制定芍药切花露地和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本研究通过芍药切花栽培技术研究,提出了芍药切花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和芍药切花露地栽培技术规程,可为芍药切花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