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燃烧中焦炭黏附特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90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开发了一种颗粒黏附重量在线测量的实验系统,可与沉降炉煤粉高温燃烧实验平台组合使用。本装置可以克服颗粒沉积测量过程人为因素的干扰,在线测量原位颗粒黏附的重量变化,并使用本实验系统探究煤粉燃烧中焦炭的黏附特性。所搭建的在线测量实验系统可用于焦炭黏附等颗粒黏附模型的建立与验证。首先,在1100-1400℃下,过量空气系数1.2(氧化气氛)下,开展了常规燃烧实验,定量描述了气体产物、转化率和粒径分布。然后,针对颗粒黏附重量在线测量系统进行系统标定,确保黏附区域温度的准确性和测量系统的稳定性。随后,探究烟气流速对颗粒黏附特性的影响,发现烟气流速小于临界值时,受黏性作用控制,撞击的能量通过颗粒耗散,颗粒发生沉积;烟气流速高于临界值时,受反弹作用控制,软质颗粒黏附速率增加,硬质颗粒黏附速率减少。随后,探究温度对焦炭黏附特性的影响,发现温度升高,黏附速率提高,且在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之间,黏附速率提高明显。最后,通过改变二次风中N2的含量,进而改变含氧量,探究未燃尽碳对焦炭黏附特性的影响:氧浓度对积灰结渣的影响分两阶段,初始阶段,部分转化率较好的颗粒黏附到结渣表面,进而继续捕捉其他颗粒,造成重量快速增加;第二阶段,随着表面含碳颗粒的增加,结渣表面变硬,颗粒反弹概率增大,结渣速率减小。同时发现焦炭的黏附特性可以分为三个区域:焦炭未燃尽碳含量低于最低临界未燃尽碳含量,此时黏附速率主要受温度控制;焦炭未燃尽碳含量高于最低临界未燃尽碳含量,低于最高临界未燃尽碳含量,此时表现为共同控制;焦炭未燃尽碳含量高于最高临界未燃尽碳含量,焦炭颗粒黏附速率趋近于零。并对不同积灰结渣取样头进行SEM表征,发现由低温至高温下,沉积物由松散结合的颗粒组成的多孔层转变为炉渣层。
其他文献
木质素是自然界第二大可再生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将木质素作为橡胶补强剂来制备木质素/橡胶复合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够节约石化资源,对于推动木质素的高值化、规模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木质素颗粒大、与橡胶的相容性差,其对橡胶的补强性能较差,难以达到工业应用的要求。本文受到贻贝足丝仿生研究的金属配位键机理的启发,将金属配位键引入到木质素基NBR复合材料中,以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
目的:将昆明地区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妇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体质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昆明地区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型进行
目的:研究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技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归巢至纤维化肝脏的潜在机制。方法:取冻存的GFP(G
我国降雨型地质灾害多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一带一路”等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背景下,边坡工程防灾任务更加严峻。自然边坡与工程边坡高度多在数十米至百
固井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油气井的寿命以及油气产量。提高固井顶替效率一直以来是固井施工的首要目标。由于地层因素、井眼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造成了顶替过后环空中仍有钻井液滞留,严重影响着固井质量。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固井注水泥顶替流动规律,分析出现钻井液环空滞留的因素,建立钻井液环空滞留模型,探索液体流动与滞留两相界面变化特点,本文以柱坐标下流体运动微分方程为基础,建立了赫切尔-巴尔克莱流体偏心环空轴
近年来,大规模电力外送基地同步发电机机组大规模并列运行的特征日益显著,随着机组向大容量、高电压趋势发展,导致送端系统阻抗值越来越大,相对外部系统因分布式负荷接入而其
除草剂在全球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但有关不同浓度、不同频率除草剂施用对桉树人工林生物量、碳储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十分缺乏。本研究以2015年建立的桉树人工
均匀微波场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场,要求在预定区域内场强分布相等,在物料干燥、微波热疗、电磁敏感性测试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产生均匀微波场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对空间电磁场的调控
热电材料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直接相互转换,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材料,在余热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PbTe基化合物被认为是中温区热电性能最为优异的热电材料,但Pb的毒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SnTe基化合物由于组成元素无毒、储量丰富,且与PbTe有着相似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中温区热电材料。然而本征SnTe的载流子浓度较高和晶格热导率较大使其ZT值较低。本论文通过点缺陷工程
传统的聚合物加工主要依靠基于剪切流场的螺杆设备实现,而螺杆式塑化输运方法普遍存在能耗高、物料适应性差等缺点。相关研究表明,材料在拉伸流场中能够更高效地塑化混合。华南理工大学的瞿金平教授创新设计了基于拉伸流场的偏心转子挤出机,设备能够实现聚合物材料的高效塑化与熔融共混。本课题将拉伸流场理论作为指导,对工业应用的偏心转子挤出机进行模型化设计,研发聚合物塑化输运模型化实验设备。设备的成功研制有利于探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