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性”王国的追寻——论张抗抗 作品女性意识的演进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抗抗作为一位思考型的作家,她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人性”、“人道主义”的探讨,对“两性和谐”的期望。本论文绪论部分首先是对张抗抗创作及研究概况的介绍,其次是评论界有关张抗抗的研究概况。笔者把着眼点放在了张抗抗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演进路线中,并用“人”、“人性”、“人道主义”的理念来解读这种演进过程,以此来阐释张抗抗在对“人”、“人性”、“人道主义”的关怀中对两性和谐的展望。   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人性精神自由的追寻:女性意识的萌芽”;第二章“人性精神自由的深刻挖掘:女性意识的彰显”;第三章“人性精神自由的进发:超性别的女性意识”。第一章主要从《爱的权利》、《北极光》、《隐形伴侣》等作品的女主人公来阐释当时的女性虽未摆脱依附意识,找到真正的女性独立,却也逐步摆脱了平庸单纯的家庭女性角色,走向了新的女性精神指向,开始有了对自由、和谐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第二章主要以作品《情爱画廊》为主线,通过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剖析及作品人物细致分析来说明女性自由意识的觉醒及其更为强烈的做‘人’意识。第三章则主要以《作女》为线索,通过“作女们”的“作”及作品里的典型人物和“作女们”“作”的最终失败的内外环境来完成对超性别女性意识的建构。通过三章的阐释,我们看到了张抗抗清晰的女性意识演进路线,从依附到自主再到“作女们”的“她世纪”。张抗抗在这条追寻女性意识的道路上不断进行自审和反思,最后提出“两性和谐”的愿望和理想。
其他文献
学位
《豳风·七月》向来因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手法而备受学者关注。近百年来,研究著作层出不穷,研究方法也变幻多样,但总是未能阐释完其中的奥妙。本文拟从礼俗的角度
史诗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它以诗的形式记述了关于民族的融合迁徙、自然抗争、部族征战、英雄业绩等内容。凝聚着人类的理想,积淀着民族的美德,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1生产性粉尘的概念能够较长时间以浮游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在工农业劳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发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农村基层组织必须赋予新的要求与内涵,我们不能用传统的老眼光来看待农村基层组织,在新的时代里,我们的农村党组织应该完成新的历
学位
[1月]盆栽花株摆放室内阳光充足的窗台或阳台,每半月浇水1次,保持盆土稍湿润,不可过湿或积水,否则易发生烂根现象。如果盆土过于潮湿、过于干燥或长期光照不足等因素,会导致
量范畴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重要语义范畴,在句中通过含量成分得以体现。单句对于含量成分的容纳程度有限,相同语义种类的含量成分通常不能叠用。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含有程
趋向动词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动词中的一个小次类,趋向动词数量不多,使用频率却非常高,意义繁多而结构也呈多样性,一直备受语法学家的关注。但在以往的研
智能化是信息检索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智能化信息检索的实现必然要依赖于较为完备的语义知识资源。作为专业领域内的垂直搜索,农业信息检索所需专业知识相对有限、语义关系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