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衙金矿是金沙江—哀牢山成矿带内唯一的超大型与碱性深成岩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在成矿专属性上有其特殊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矿相学、金属矿物成因矿物学、孢粉学以及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研究,获得了如下几点认识: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的岩浆活动高峰期在35Ma左右,该带内的铜金钼等矿床形成时间也与之相对应。北衙金矿是该带内的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其形成与该时期富碱斑岩的侵入密切相关。Pb、S、O、C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以地幔或壳幔混合层等深源为主。通过矿相学和电子探针分析,得到北衙矿区主矿体的黄铁矿、黄铜矿等主要金属矿物的化学成份;通过对金属矿物主微量元素的分析,得硫化物成矿期温度属中低温范畴,其形成应处于矽卡岩成矿的石英—硫化物期;磁铁矿的Ca+Al+Mn-Ti+V和TiO2-Al2O3-MgO图解显示其后期可能接受了部分沉积改造。目前对含金红土的主要赋存层位丽江组(E2l)形成时代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丽江组上、下两段展开孢粉学研究,得该层位整体上以阔叶类和灌木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前者含量为33.3-44.5%,平均38.8%;后者为35.7-38.0%,平均37.2%。针叶类植物花粉居次要地位,含量为10.4-20.0%,平均13.1%;蕨类孢子和藻类含量相对较少,为6.4-12.3%,平均9.6%。与邻区鹤庆、羊邑等地前人的孢粉工作做对比,并结合矿区该层位与岩体的接触关系,得北衙矿区红土型金矿的时代为渐新世—早上新世之间。成矿期区域内植被景观以森林、草原居多,气候以温润的亚热带气候为主,适合红土型金矿的发育。通过对矿区不同产状的含金红土的X衍射及电子显微镜分析,得北衙金矿区红土型金矿的标型矿物组合为高岭石+伊利石+埃洛石+褐铁矿+金。金元素多呈自然金,以机械混入或胶体吸附的方式存在于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褐铁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