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使“跨文化交际学”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这门新兴边缘学科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跨文化交际学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一直被视为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语言能力诚然重要,但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要求的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是一个能力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操作能力、情节能力、关系能力以及策略能力。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的迅猛发展,非常重视与不同的文化进行交往。我国的外语教学担负着培养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的历史重任。外语教学界对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正致力于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数年的外语教学实践以及在这方面的探究使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重重。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可用“高投入,低产出”来加以概括。中国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面临的这种尴尬是什么造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走出这种“费时颇多,收效甚微”的困境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对中国外语教学中现有的跨文化交际模式进行了评估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跨文化交际模式。 我们首先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进行本体性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外语教学中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缘自一元论的哲学观点。这种哲学渊源使得我国外语教学中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囫囵于一元桎梏之中,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现有跨文化交际则只是一种单向的交际行为。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外语教学对目的语文化的全面倚重和对源文化,即中国文化的轻视和摒弃。这种对目的语文化和源文化的极不平等的取向事实上就使得我们的跨文化交际“变成了” 目的语文化内部的交流。受到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的引牵,我们的外语教师总是极力地引导学二:习得目的语文化,同时,为了避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而远离我们自己有着五千年灿烂历程的中国文化。可悲的是,无论我们的外语学习者如何虔诚地向目的语文化归依,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规避中国文化,他们始终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无论我们的外语学习者具有多高的表演J能,他们始终逃不脱母语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可能使自己的表演惟妙惟肖于目的语文化者。有着中田文化背景的中国外语学习者同来自目的语文化的人什I之问存在着几乎是不可消除但却又是极为明显的区别。在这种一元模式的抬导下,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手段,如社会呈现、心理提升和课学常轨也就症结处处了c囚此我们认为我囚外语教学中的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是造成我国现有外语教学成效不佳的直接的内部原囚,问时也足探索新的跨文化交际模式的直接动回。 除了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本身的不足以外,跨义化交际的宏观环境也使对更合理、更科学的跨文化交际模式的探索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历史重任。 当今世界的发展可用“全球化”一语概之。那么,全球化对中国,对中国的外语教学又意味着什么呢?当我们从全球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幸福中猛然醒来时,我们应该看到全球化的另一面。全球化首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基础和有力武器的。市场经济其实就是一种允许并保护强者策马狂奔,任意践踏,弱者愈发落后,甚至消失的,追求披着“繁荣”外衣的超额利润的经济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所信奉的是狼的游戏规则,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将会给世界带来的就是一种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经济关系。反观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一方面极力引导学习者尽量向目的语文化同化,另一方面又努力使学习者通过抛弃母语文化来消除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这不丁中下怀,与全球化的设计者和规则制定者,同时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和最终受益者的初衷不谋而合吗?全球经济一体化所蕴涵的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经济关系必将影射到国际政治关系中去。因此,我们有理山为此感到担心。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通过单向的社会呈现,心理提升及教学常轨在外语学习者中撒播文化上的不平等观念,其实际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削弱我们的文化乃至最终毁掉我们民族赖以屹立于世界的根基。经济和政治是一种文化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元素。以一种整齐划一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去弱化其他不同文化的经济和政治形态,其结果必然是文化多样性的丧失。而文化多样性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最为玉贵的财富,也是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世界”而不是“国度”的原因。但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现有跨文化交际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不就是一个“诚邀目的语文化(子要是盎格鲁一北美文化)来同化我们的灿烂的中国文化”的“宏伟】:程”么? 无论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本身,还是跨文化交际的宏观环境都要求我们改变现有的跨文化交际模式。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C经消楚,我囚外语教学中的现有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