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造纸漂白废水中有机物具有种类多、毒性大、难降解的特点,采用常规水处理技术,往往成本高、降解效果不佳。本论文选用高级氧化法中的电化学氧化法,采用具有较高析氧电位、化学稳定性强、耐腐蚀性强、催化活性高的Ti/RuO2-IrO2涂层电极,首先处理目标污染物2,4,6-三氯苯酚(TCP),然后处理造纸漂白废水。实验证明,此方法能有效地处理水中毒性物质。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电化学氧化法对TCP的降解研究。考察不同工艺参数对TCP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TCP在反应体系中的降解机理与降解规律。结果表明:TCP降解效率与外加电压、溶液中电解质质量、溶液初始pH、溶液初始浓度及电解时间相关,在外加电压为7V、pH=3、Na2SO410g/L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0.025g/L的TCP溶液处理150min后,TCP降解效率达到99%以上。在酸性条件下TCP的降解主要是通过-OH自由基氧化和在阳极表面直接氧化的共同作用实现的,而碱性条件下起主要反应的是·OH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在实验最佳条件下,TCP降解途径是在·OH的攻击下,Cl-从TCP苯环上脱离,形成二氯对苯二酚、二氯对苯醌和二氯邻苯二酚,然后开环,生成不饱和的含氯羧酸或者TCP直接通过电化学反应脱去一个氯离子,新生成的苯二酚、对苯醌开环,生成不饱和的含氯羧酸。反应体系中TCP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2)电化学氧化法对竹浆ECF漂白废水毒性物质的降解研究。考察了电化学氧化对单段(Do段、Eop段)、混合段(体积比D0:Eop=1:1)漂白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各段漂白废水处理前后的生物毒性、AOX、污染物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D0段废水毒性最大、污染物种类和含量最多,主要是氯代酚、氯苯及芳香族化合物提供毒性;Eop段废水毒性较小,污染物主要是脂肪族化合物,氯化物较少;D0+Eop混合段废水的毒性与污染物含量介于单段废水的两者之间。经电化学处理后,D0段、Eop段、D0+Eop混合段废水在外加电压为7V、初始电导率为12.35μs/cm,处理时间为240min时,CODCr去除率分别为57.7%、37.5%、43.5%,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0.2%、82.3%、83.1%’Do段、D0+Eop混合段废水的生物毒性级别从中毒降到低毒,AOX去除率分别为66.29%、70.24%,Eop段废水的生物毒性降为无毒,AOX去除率为100%。处理后的Do段废水中未检测出氯代酚和氯苯物质,芳香族类化合物含量减少,脂肪烃类化合物含量增加;Eop段废水中脂肪族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大幅减少,并且氯代有机物、芳香族类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减少;处理后的Do+Eop混合段废水有机物种类和含量介于单独处理D0段、E0p段废水之间。3)单独电化学氧化工艺能够降低造纸漂白各段废水的CODCr、色度、毒性,但处理过程中,极板易钝化,能耗较大。采用电化学-超声波组合工艺和电化学-好氧组合工艺来提高极板效率,降低成本。选用电化学-超声波组合工艺时,对电化学氧化工艺进行了部分改进,大大提高了各段废水的去除效果,处理后水质毒性级别均降为无毒,说明超声波对电化学工艺处理废水具有强化作用。分析处理后的废水有机物成分发现,电化学-好氧组合工艺对各段废水中的芳香族、脂肪族化合物降解效果优于电化学-超声波工艺,对氯化物降解则弱于电化学-超声波工艺,说明电化学-好氧工艺中的好氧法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具有选择局限性,对毒性物质去除效果差,而电化学-超声波工艺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不具有选择性。